早就听说过周国平的大名,近距离的接触周国平,还是在他的《周国平论教育》这本书中。这本书的封面呈黑色,这也更能体现这位哲学家思想的深沉和宁静。映入眼帘的是这样一行字:“守护人性,这是一个父亲的教育情怀,一个哲学家对教育的眷恋,也是教育的终极使命。”那周国平先生对教育的思考和探索又是什么呢?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忠实的读者呢?于是趁着寒假,仔细阅读这位哲学家深刻而又朴实的教育观点,收获颇丰。
书中了介绍了周国平的教育理念,他认为教育有七条箴言:1、教育即生长,生长就是目的,在生长之外别无目的。2、儿童不是尚未长成的大人,儿童期有其自身的内在价值。3、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摆脱现实的奴役,而非适应现实。4、最重要的教育原则是不要爱惜时间,要浪费时间。5、忘记了课堂上所学的一切,剩下的才是教育。6、大学应是大师云集之地,让青年在大师的熏陶下生长。7、教师应该把学生看作目的而不是手段。这七条教育箴言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应该是从教的思想基础,但在仔细思来,我们在教育过程中有没有好好做到这些呢?我们的教育是否在孩子“长大成人”之前给过他们一个“幸福而有意义的童年”呢?我们应该要发展孩子的好奇心和理性的思考能力,鼓励他们追求崇高的精神,培育他们丰富的灵魂。
在书中,周国平特别强调阅读,尤其是对经典的阅读。周国平写到“把受教育者引领到经典著作的宝库里,让他们了解、熟悉、领悟存在于其中的传统,受其浸染,加入到人类精神探索的伟大进程中去,在我看来,不可能有比这更名副其实也更有效的素质教育了。”书籍是我们的良师益友,作为一名一线的教师和班主任,我觉得我们要多思考周国平所说的箴言中的“忘记了课堂上所学的一切,剩下的才是教育”。抛开了教科书,抛开为考试背的细节,剩下的是什么呢?是渗透心灵的原理。这种原理的获得不仅仅靠课堂上的传道授业解惑,也要培养学生的养成喜欢阅读的还习惯。周国平认为,孩子的读书不能局限于某一方面,要让孩子涉猎许多学科领域的书籍,多百科书,读永恒的书,养成读书的癖好。我们可以结合周国平所谈的观点,再联系学生的情况,引导学生阅读一些经典的作品、值得学生阅读的书籍。让那些令人深思的言语和无数动听的故事,向孩子们展现了一个个神奇、迷人的世界,教会孩子们懂得做人的道理,引领他们茁壮、健康地成长。
《周国平论教育》文字素朴、真诚,令人有说不出的亲切感。阅读此书后,我还有一个很大的体会,就是一名教者除了认真教好书、自己多阅读外,还要学会静下心来仔细思索自己的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