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教育科研>>课题网站>>教师成长平台>>教师随笔>>二年级级部>>文章内容
十二月随笔
发布日期:2017年12月27日     点击次数:     录入者:吴佳丽     来源:本站原创

 

:语文教学之本
语文课的第一要务是让学生学习语言,而读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可见一堂优秀的语文课,是离不开循序渐进地读的,读是语文“发展课堂”之本。
1充分发挥教师的朗读示范作用
小学生有很强的向师性,模仿能力极强。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对朗读的技巧掌握还不够,教师在课堂上声情并茂的范读,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而且使学生很快就能在模仿中感悟如何断句,如何停顿,以及语气的变化。好的范读可以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直接领略文本所要表达的感情进而体会文本的思想内容和感情基调。教师该范读时要范读,且不可简单使用录音代替,失去范读的直观作用。实践证明:教师的朗读示范作用发挥得越好,学生的朗读水平就提高得越快。
2充分保证课堂上读书的时间
语文课上,教师应留给学生一定的读书时间,让学生多读,充分地读。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有效的朗读胜过教师透彻的讲解,所以语文教师要在课堂上留出时间让学生去读,在读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课堂上繁琐冗长的“讲讲、问问、答答”让位给朗读,让花俏形式的,没有实效的小组讨论让位给朗读。
4积极创设朗读情境,激发学生朗读兴趣
要使学生越读越好,越读越美,教师就必须以情激情,以境生情。创设朗读情境的方式有很多:教师有效地范读,多媒体的使用,背景音乐的播放,以及教师根据文章内容创设生动有趣的提示语等。
在引导学生读《火红的枫叶》一课第自然段时,先声情并茂地范读,让学生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学生立刻被我的激情感染,想象自己就漫步在这片美丽的枫树林,入情入境后,我再引导学生带着自己的想象表情朗读课文,学生立刻就陶醉中。引导学生读《狼和小羊》一课时,采用提示语:“狼恶狠狠地说”“小羊温和地说”“狼气冲冲地喊道”“小羊可怜地喊道”,让男女生分角色朗读比较,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虽然学生也是在反复地读,但读的效果与我们平时机械的读截然不同。
5朗读的形式要多样化。
朗读的形式有很多:有齐读、领读、轮读、轻声读、分角色读、男女生赛读等。一般说来,低年级常运用轻声读、齐读,分角色读,以增强学生的读书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一节课中,教师可采用几种朗读方式交叉使用,但要以某一种方式为主。
如故事性较强的课文,适合个人朗读,如《司马光》;人物对话较多的课文或片段,则适合分角色朗读,如《狐狸和乌鸦》;节奏感强,感情饱满的课文,尤其是诗歌,则可进行集体朗读;而词句含义深刻的课文,则需要教师适时范读或创设情境导读,如《陈毅探母》。
6加强朗读技巧的指导。
学生的朗读能力不是天生就有的,更不是一蹴而就,它的形成和提高离不开教师的指导。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主阵地,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要加强对朗读技巧的指导。训练时引导学生要根据文章的内容和故事情节来设计重音、停顿、语气和语速的变化,在教师的精心指导下,学生的朗读水平会逐渐提高。
语文课应当书声琅琅,作为语文老师,我们要多渠道地指导学生感情朗读课文,把课堂的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横山桥镇吴家村2号    邮编:213119    电子邮箱:wjhsqxx@163.com    联系电话:0519-860171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