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2教学随笔
“画图”教学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怎样培养学生对“画图”的兴趣和多种能力呢?为此,我作了如下尝试:
采用多种手段,培养学生对“画图”的兴趣, 开始教“画图”前,我首先通过投影仪向学生出示我的作品:美丽的彩虹、可爱的大熊猫、奔跑的梅花鹿……学生看到这些十分兴奋,“好漂亮啊!”“老师,您教我们画吧!”学生发自内心想学习“画图”,增加了学习的动力。在我讲解、示范后,学生动手画图时,我巡回指导,及时表扬画得好的学生,并把他们的画分别放在大屏幕上,让大家观摩、评价。学生尝到成功的甜头后,学习“画图”的兴趣更浓了。我还组织学生开展“电脑绘画”比赛,学生一个个“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一幅幅绘画作品受到了学生、老师和家长的好评。许多学生都说,我喜欢上电脑课,我喜欢“画图”。
在“画图”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我在示范“画图”时,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我的操作,了解要领。在学生动手画图前,我引导学生正确操作;在画完后要仔细检查、认真观察,再作修改。例如,我在教画“雪人”的眼睛时,先画出一只眼睛,再将其“选定”为“图块”,然后按住Ctrl键不放,同时拖动“图块”,就得到另一只眼睛。为了让学生观察得更清楚,我又重新操作一次。然后,我让学生亲自动手画图。我在巡回指导时发现,有的学生忘记了按住Ctrl键不放,结果无法复制“图块”,有的画出的两只眼睛不对称。我就及时提醒学生仔细观察、再作修改。在大家评价大屏幕上学生的“画图”时,我引导他们全面观察,找出优点和缺点,再对自己的“画图”进行修改。
在“画图”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学中,我注意引导学生大胆设想、勇于创新。例如,在教了“移动和复制图块”等知识后,我引导学生画熊猫等动物,大家除了运用这些操作外,还运用“刷子”、“喷枪”等工具,使用多种颜色,画出了大树、小草等大自然中的东西,创作出了一幅幅生机勃勃的美景。 五、在“画图”中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学生画完图后,我引导他们相互观摩,相互说说自己“画图”的内容,比比看谁说得最好。例如,学生画完“山水”后,有的学生说,“我画的山郁郁葱葱,万紫千红。”有的说,“我画的长江波浪翻滚,很多船儿乘风破浪。”有的说,“我画的图水天一色,交相辉映,美丽极了!”……这样,学生的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为写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