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备课记录
活动时间 |
2017、12、13 |
活动地点 |
六8班 |
主持人 |
戴晓燕 |
课例内容 |
认识百分数 |
主备人 |
是云华 |
记录员 |
是云华 |
参加人员 |
戴晓燕、刘红娟、过矿英、张涛 |
||||
教材分析 |
这部分内容既是学生掌握数概念的重要一环,又是学生体会数学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价值的级好素材。教材为了促进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和价值,选择了大量的现实素材,使学生真切感受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本课主要是让学生理解百分数,并会写会读。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理解分数意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经历百分数意义的探索过程,让学生体会百分数和分数的联系和区别。 |
||||
教学目标 |
1、能联系实际问题认识和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感受百分数的作用,能正确读、写百分数,了解百分数与分数、比的联系和区别。 2、通过自主尝试、合作交流,经历百分数意义的探索过程,从而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初步创新的能力,通过说的过程,培养学生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 3、 体会现实生活中的数学知识,感受知识之间的联系,产生对数学求知的兴趣。 |
||||
教学重难点 |
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百分数与分数、比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
||||
教学媒体 |
课件、实物投影 |
||||
教学过程(简要)
|
一、创设情境 1、最近学校篮球队参加了三场比赛,王老师记录了这三场比赛的投篮情况。(出示例1) 你觉得可以怎样比较这三场比赛的投篮情况? 2、如果让你评判哪一场投得比较准一些,你会怎样比较? 可以算出每场比赛投中次数各占投篮次数的几分之几。 二、研究与建构 1、计算交流 (1)请独立计算出每一场投中次数占投篮次数的几分之几,再比一比。 (2)选择三种资源,进行比较。你更喜欢哪一种? (3)为了便于统计和比较,通常把这些分数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所以第一场投中次数占投篮次数的64/100,第二场投中次数占投篮次数的65/100,第三场投中次数占投篮次数的60/100。 2、介绍写法和读法 (1)这里的64/100,65/100,60/100都是百分数。今天我们就来认识百分数。百分数通常不写成分数的形式,有指定的写法和读法?自学课本P85的第二小节。 (2)交流,你知道了什么? 示范板书写作:64%。 (3)写一写另两个百分数,并读一读。 (4)你知道这个64%表示什么吗?那65%,60%呢? (5)你发现哪一场投篮水平高一些? 2、说具体百分数的含义 (1)我们的生活中经常能看到百分数,这是老师收集的百分数,你们也收集了一些百分数,你能说说这里每个百分数表示的意思吗?自己说,再选择有困难的百分数在小组里交流。 (2)选择两个百分数的含义写一下。全班交流。 相机出示即时贴。 3、揭示百分数的意义 (1)说了这么多的百分数,那你感觉什么是百分数? (2)揭示百分数的意义 (3)齐读意义。 4、“试一试” (1)根据百分数的意义填空。出示“试一试” (2)口答。 揭示百分数又叫百分比或百分率。 三、辨析与提升 1、练一练 (1)出示练一练,指名读题。 (2)填写并交流。 (3)观察每一幅百格图和写的百分数,有什么发现? 2、出示图形,填空: (1)六(1)班近视人数是全班人数的( ) 你还知道什么? 这幅图还告诉我们六(1)班的近视率是25%。 出示:六(2)班有50人,近视人数11人,哪个班近视得厉害? 六(2)近视人数占11/50,近视率是22%,所以? (2)百分数有什么好处? 3、你能选择合适的百分数,填入下面的括号里吗?友情提醒一下,如果你觉得哪个括号里实在不适合填百分数,也可以不填。 29% 97.3% 60% 71% 4.5% 0% 2.7% 100% (1)成年人的人体中,水分大约占体重的( )。 (2)地球上海洋面积大约占( ),陆地面积大约占( )。 (3)地球上的水资源,海水占了( ),淡水占了( )。 (4)小学生每天大约需要喝水( )千克。 A、学生自己在练习纸上填写,可以在小组里交流。 B、全班汇报。 结合每一题进行拓展:第1题、其实,不同的年龄阶段,水分占身体总质量的百分数也会不一样。猜猜看,年龄越小,百分数会越大还是越小? 笑过之后,来看一张图,你发现了什么? 第3题、老师还带来了3个百分数:77.2%,22.4%,0.4%,继续听下去,你会更受触动的。在地球上仅有的2.7%的淡水中,77.2%在冰川和雪山上,不能食用;22.4%在土壤里,也不能食用;只有0.4%的地表水可以食用。现在,你又有什么感受?这里,老师想问一句:0.4%是指谁的0.4%? 相机出示图片 第4题为什么不选呢? 揭示:百分数是表示两个量之间的一种倍比关系,不能表示一个具体的数量。那么,分数呢? 这就是百分数与分数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四、课堂小结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最后老师送大家一句话:天才就是1%的天分加上99%的汗水。——爱迪生 你觉得这两个百分数告诉我们什么? 你们或许不知道爱迪生的这句名言,还有后半句:但是那1%的天分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99%的汗水都重要。现在,你有感受到了什么? |
||||
各抒己见 (大家谈) |
1、本课的教学目标是百分数的意义及读写,百分数与分数的练习和区别,百分数的应用,培养的关键能力是:数学运算、逻辑推理和数学分析能力。在每一个环节的设计中是如何体现的呢?在例题的教学中,要求学生经历用“投中次数占投篮次数的几分之几”来评价每一场的投篮情况,学生在经历了列式计算、通分比较三个分数的大小的过程,初步感受用投中的比率来评判一场比赛的投篮水平。这里由学生是独立思考完成,再用资源的结构式呈现比较,综合考量了学生逻辑推理,计算的能力。这一板块的设计与活动是相对成功的。 2、在练习中,以4个有关水的习题把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完美地呈现结合起来。在这个习题中,既考量学生对于百分数的理解,又需要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相关的知识储备。从人体内水分占的百分数,到地球上海水资源占的百分数,再到地球上水资源的各部分的百分比,最后是每个小学生一天的需水量。在环环相扣的练习题中,让学生既对相关百分数的理解,又能在比较分析中感受百分数的实际应用,尤其是对于百分数所带来的感悟体验是其它整数、小数所无法比拟的。这个设计很好地体现了学科整合,对于学生的学科关键能力的调动也是积极主动的。 3、需要改进及注意的地方。 (1)在整节课的环节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太明显了。如例题的评价每场比赛的投篮情况时,完全可以让学生独立分析完,教师不需要逐步引导。在逐步揭示百分数意义的环节中,课堂上是根据老师出示的百分数说意义,再说自己找的百分数的意义,从而概括出百分数的意义。这里完全可以同时出现师生找的百分数,先让学生说,再有选择地记录一下,最后全班交流。这样不仅板块明显,而且学生的学习行为显得更有效,而不再是师生之间一一对话的模式,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 (2)对于百分数的应用,可以更好地体现出来。这就是第一次的设计稿中,两个班级里的近视情况的比较,突出百分数的简洁性,更具有一般性的比较意义。 现在我从一节课的磨课过程发现,不再是侧重于教学设计的改进,更重要的能够发现问题,怎样设计出好的教学板块,及时改进和跟进。作为一线的数学教师,对于新形式下,基于学生的学科素养的培养,平时在设计数学活动时,不仅要重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更要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多设计以目标为引领,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操作,进行板块式的教学,在这样的学习方式中,学生的学科关键能力才能得到多方面的培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