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曾说过:“要指导别人,自己必须崇高”。的确,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教师的高度决定学生的高度,教师的眼界决定学生的眼界。学无止境,教无止境。最近,我读了教育家李镇西著作——《民主与教育》,受益匪浅。
在《民主与教育》这本书中,我认识了李镇西,这位被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女儿苏霍姆林斯卡娅称为“苏霍姆林斯基式的老师”,他为了实践自己的教育理想,带着“新教育”之梦重返讲台。李老师身兼多职,但一系列繁杂的事务,没有让他停止思考、研究,也没有让他停止,放下手中的笔。他用敏锐的洞察力、思维力写下了一篇篇朴实而又充满魅力的教育诗篇,反映着他的民主与爱心的魅力人格,体现着他兢兢业业为社会培养有用人才的高尚情操。
李镇西老师在文中谈到最多的就是爱心和民主。李镇西老师认为:民主教育是充满爱心的教育。真正的民主教育,是要用心灵去赢得心灵。李镇西老师知道怎么真正去爱每一个学生,他对学生的爱,不是居高临下的“平易近人”,而是发自肺腑的对朋友的爱,正因为如此,当他教的学生毕业离校之际,送给他这么一句话:“镇西兄,血脉虽不相连,心灵永远沟通。”我想:这是学生给予老师最高的褒扬,也是一位老师得到最高的奖赏。
在这个大千世界里,每个人都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而存在着,渺小而卑微,独特而唯一。孩子们好比是一颗颗不尽相同的种子,等待着我们的浇灌和培育,所以,对我们教师来说,要用民主之心对待每一个孩子,给每一个种子一样的开花机会,让民主之花开在教育的枝头。李镇西老师认为:在民主教育中,爱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尊重个性的教育。一个个孩子就是一颗颗希望的种子。面对这些鲜活丰富而有禀赋、各有差异的孩子,教师要用公平“活水”去浇灌培育每一个学生:用尊重收获平等,用信任迸发热情,用赏识激励个性。
在我看来,《民主与教育》这本书就是写给我们一线教师的,任何一个读者透过此书都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中国教育的深沉思索,感受到作者胸腔里那颗对于教育的赤诚之心。在李老师看来,民主应该渗透于教育的每一个角落,而且不是以一种强制的方式推行,要让学生在民主中学习民主,在民主中实践民主。包括在课堂上,李老师批判了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也反思了启发式的教学模式,有创见地提出了共享的教学模式,使民主的阳光洒满教育的每一个角落。
读了这本书以后,我有了一些经验,使我更自信地走近我的学生,让我更自觉地去研究我的学生,去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点,寻找与学生交流与沟通的桥梁,从而把学生的纯真的心灵开启,把学生智慧的火花点燃。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横山桥镇吴家村2号 邮编:213119 电子邮箱:wjhsqxx@163.com 联系电话:0519-860171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