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教育科研>>课题网站>>教师成长平台>>教师随笔>>三年级级部>>文章内容
12月教学随笔
发布日期:2018年01月03日     点击次数:     录入者:黄琳     来源:本站原创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相同的音乐会给人不同的感受及理解,特别是孩子不像大人,他们好奇好问,富有想象,思维常会超出大人想象的常规。课堂上,有些孩子时不时会对老师的讲解或某个问题提出反对意见或进行质疑,面对这种敢于说“不”的孩子,教师应以宽容、欣赏的态度,抓住时机,在课堂上因势利导,努力创设一种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采用讨论、辩论、交流、比较等多种方式,鼓励学生质疑,提出不同见解,从而让孩子们在音乐课中敢于说“不”,因为一个个不同的见解或许闪烁着创造的火花。
    如在欣赏《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一曲时,乐曲结尾的渐弱力度处理,表示拉纤的队伍渐渐走远,这时有个学生站起来说:“不!老师,我感觉好像是这群纤夫已经精疲力竭,累得没有力气了。”“多好的见解啊!”我及时鼓励,孩子高兴得笑了。又如在教学歌曲《卖报歌》时,要求用活泼而又弹性的声音演唱,有的学生质疑了:“老师,报童的生活这么悲惨,为什么不用悲伤的语调唱呢?”当时,我并不否定这个见解,而是让学生通过复听、朗诵歌词,并分组展开讨论等形式,最后集体得出最佳定论:“报童生活虽悲惨,但他乐观向上,向往光明,所以应唱出活泼向上的情绪。”这样既统一了要求,又保持了个性,同时又能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人,进而使潜在创造力充分迸发。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横山桥镇吴家村2号    邮编:213119    电子邮箱:wjhsqxx@163.com    联系电话:0519-860171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