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教育科研>>课题网站>>教师成长平台>>读书笔记>>二年级级部>>文章内容
12月读书笔记
发布日期:2018年01月03日     点击次数:     录入者:黄婷君     来源:本站原创

 

《教学勇气》读后感
《教学勇气》的作者是帕克.帕尔默,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美国高等教育协会高级理事,一位备受尊敬的作家和教师。他的《教学勇气》是一本并不很厚的书,初读,感觉有些地方不好理解。细读之后,才越来越觉这本书是那么直通人的心灵。
翻开第一章,就被文中的一段话所吸引:30年来,我努力探索教学技巧,我上的每一节课都是这样的;我的学生和我,面对面地进行一种古老精深的、被称之为教育的交流。我掌握了的教学技巧虽能应付,但紧紧靠技巧是不够的。与学生面对面交流时,唯一能供我即席利用的资源是:我的自身认同,自我的个性,还有身为人师的“我”的意识----如果我没有这种意识,我就意识不到学习者“你”的地位。因此,帕克.帕尔默认为:真正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真正好的教学来自教师的自身认同与完整。那么,什么是自身认同与完整呢?帕克.帕尔默认为“自身认同在于构成我生活的多种不同力量的汇聚”,“自身完整与这些力量的联合方式有关,使自身完整协调,生机勃勃,而不是七零八落。”
我反复读着这一段话,有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我想到了教学当中的一些现象。有的老师在课堂上神情肃穆,讲起课来头头是道,整个教学过程都是他在担当着主要角色,很少让学生起来回答问题,似乎课堂是专为他而设,他是舞台的主角。他有一定的教学技巧,但他给人的这种高高在上,拒学生于千里之外的感觉,让学生很不喜欢。课下曾问起这个班的学生,他们是否喜欢这样的老师,很多学生持否定态度。他们回答的大致意思就像文中所讲的“他们说的话在他们面前漂浮,就像卡通书中气泡框里说的话一样。”也就是说,这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自己置身于课堂之外,游离于学生之外了,他没有把学生放在课堂的中央,也没有将自己的自身认同与完整完全放到教学过程中去。
而有的老师则恰恰相反,备受学生的欢迎,孩子们巴不得天天上这位老师的课,听过他的课之后,发现,这位教师不但有一定的教学技巧,而且有一个特质,那就是能把他的自身认同融入工作的强烈意识。他有联合能力,能将自己、所教学科和他的学生编织成复杂的联系网,让学生在他的课堂上如鱼得水般地在知识的海洋里尽情遨游。他的课堂如同磁石般紧紧地吸引着学生,似施了魔法。我有一个同事的孩子恰好在这位老师的班里,一次闲聊,她的妈妈问她:“孩子,将来长大了,你想做什么?”她略一思考,骄傲地回答:“将来长大了,我要做一名老师,做一名像我的语文老师一样的老师!”听到这话,我感受到了这位老师在孩子心目中的位置。正如文中所讲“好老师形成的联合不在于他的方法,而在于他们的心灵----这里的心灵是取它古代的含义,是人类自身中整合智能、情感、精神和意志的所在。”
读了这本书,我对教学又有了新的理解,我在反思着自己在以往的教学生涯里是如何度过的,又是如何和学生一起完成教学任务的,我想自己的成功之处,也思考自己的不足。蓦然发现,在反思中,在对比中,我更加充满了今后教学的勇气及自己坚定要走的路,我希望当我再次走进课堂的时候,会有这样的感觉:那天,我怀着感激的心情走进教室,感激又一个教书的机会,因为教学滋养着我的心灵,在我所知的任何工作中,教学对心灵最有益。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横山桥镇吴家村2号    邮编:213119    电子邮箱:wjhsqxx@163.com    联系电话:0519-860171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