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教育科研>>课题网站>>教师成长平台>>集体备课>>语文>>一语>>文章内容
5 小公鸡和小鸭子
发布日期:2018年03月19日     点击次数:     录入者:王小娟     来源:本站原创

  《小公鸡和小鸭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用不同的方法学习生字,认识提土旁,会写“也、他、地”三个字。

  2、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不”字的变调;读好第二自然段,初步感受小伙伴之间的友情。

  3、联系上下文,了解“一块儿、吃得很欢、急得直哭”等词语的意思并积累。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

  1、注意“不” 的变调;

  2、初步体会“偷偷地、飞快地”等词语的用法。

  教学流程

  一、谜语引入,激发兴趣

  1.谈话导入:小朋友们,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两则谜语,请注意听好了:

  谜语一:嘴巴尖尖,头顶红冠,脚像竹叶,叽叽叫唤。(猜一小动物)

  谜语二:嘴像小铲子,脚像小扇子,走路左右摆,不是摆架子。(猜一小动物)

  说说你为什么知道是小公鸡(或小鸭子)的呢?贴上图片,问:他们长得有些什么不一样呢?(他们长得不一样。嘴:小公鸡尖嘴,小鸭子扁嘴。脚:小公鸡脚趾分开,小鸭子脚趾间有蹼相连。)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小公鸡还有小鸭子的故事,请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

  4.齐读课题。"和"在题目中是什么意思?("和"表示事情发生在小公鸡和小鸭子之间。)那么,小公鸡和小鸭子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呢?

  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听课文录音,初步感知故事内容。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把语句读通顺。

  3、交流,正音:

  (1)“不”字的变调。

  捉不到 不行 不会 不信(四声前面读二声)

  认识“行、信”:一个双人旁,一个单人旁。

  “信”的字形和意思结合理解:一个人,说话算数才值得相信。

  (2)图文对照,读通课文。

  出示插图一,找出相应段落,指名读第一、二自然段。

  正音重点:急得直哭、吃得很欢。

  出示插图二,找出相应段落,指名读第三、四自然段。

  正音重点:游泳、淹死、上岸、忽然、喊救命、身边、弟弟、哥哥、自己的背上、偷偷地、飞快地。

  4、出示本课生字:急、直、河、死、跟、喊、身。

  生说说怎么记住这些字。生交流,师加以提炼。

  (1)字源识字法,出示“身”字的象形演变,“死”字的会意演变。

  (2)加一加:捉河信

  (3)换一换:快-块很--跟减--喊

  (4)数一数:直

  (5)儿歌知记:急急急,心里急;喊喊喊,用口喊;跟跟跟,用脚跟。

  三、图文结合,朗读课文。

  1、老师范读第1自然段,学生跟读,指导读好儿化音"一块儿"。

  (1)学习生字“块”:与“快”比较,熟字换偏旁。

  认识提土旁,“土”的一横变作提。课文中还有一个带提土旁的字——草地。

  (2)“一块儿”是什么意思?(一起,一同)(关系好的,比较亲近的)

  2、小公鸡和小鸭子一块儿出去玩,做了哪些事呢?

  (1)指名读,思考:谁和谁,在什么地方,做了什么事?

  相机出示“捉虫子”,认识“捉”:读准翘舌音,字形与字义(捉要用手)

  除了“捉虫”,还可以“捉”什么?引导组词。

  过渡:课文中小公鸡和小鸭子捉虫吃,小鸭子给小公鸡捉( )。

  (2)指名分别读第三、四自然段,交流。师引导学生说清楚:在什么地方,小鸭子给小公鸡捉鱼吃。还发生了什么事?

  师小结:小公鸡和小鸭子之间的故事真有意思,下节课我们要好好读一读,演一演。

  四、指导书写:

  有水变水池,有人变成他,有土成土地,加女成了她。(也)

  出示:也、他、地

  (1)比较字形、结构,特别引导学生观察当“也”作为字的一部分时,有什么变化。

  (2)指导“也”的书写。

  教师指导重点笔画:横折钩,朝上斜;竖弯钩,要伸长。

  (3)指导“他”和“地”的书写。

  重点指导:“也”字变瘦,让位给偏旁。提土旁的一提,与“也”的横折钩互相穿插。

  师范写,生跟着书空。

  生练写,师巡视指导。

  选个别学生的字展示评议。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横山桥镇吴家村2号    邮编:213119    电子邮箱:wjhsqxx@163.com    联系电话:0519-860171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