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教育不是雕刻,而是唤醒》这段文字,我深以为然。浇树要浇根,育人要育心。对于我们现在的应试教育来说,课本和教案都是大同小异,孩子永远是在被动的状态下去学习,这对他们的智力启发其实是毫无意义的,而作为教育者,作为心灵的唤醒家,教育就好比雕刻,尊重其本真的特色,加以发挥,而不是按照自己内心的模板去简单复制。所以面对学生我们要有更多的信任和期待,要舍得放手让学生尝试,唤醒学生们求知的欲望。学生一旦得到老师的信任和激励,他们的内在动力就会被激发,积极性会大大提高,也就会显得更聪明、能干、懂事。尤其是面对一些后进生时,我们更应从培养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入手,启发诱导,激发兴趣,循循善诱,多鼓励常表扬,去唤醒学生内在的动力,努力变“要我学”为“我想学”、“我能学”、“我要学”。
我相信每个孩子都有丰富的心灵与巨大的潜能,教育的目的就是将其唤醒。面对学生,我们要有一双赏识的眼睛,时刻注意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识别每一位学生身上的潜质。如果没有机会展示,学生的才能和天赋是很难被发现的。所以我们要努力让课堂成为学生与教师、资源和环境互动的舞台。在平时的各级各类活动和竞赛中,鼓励孩子积极参与,勇于表现自己,将自己的优点发扬光大,增强自信心,培养孩子们向善向上向美的品格。
我们所有的教育的目的都是去启发孩子的思维,尊重每一个独立的生命体,并让其创造属于自己的独特的意义,这是我们教育的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