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需要等待
李政涛先生认为,“教育是唤醒而非雕刻”。对此,我无比赞同。
教师应该是一位园丁,学生犹如种子,园丁要适时的,耐心的为种子打造适合生长的土壤、水温、营养等条件,并科学的进行除草、施肥,给予其时间,让其耐心生长。当量变成为质变,一旦时机成熟,种子自己会破土而出,长出本应属于他自己的理想模样。
如此,结果将会令人惊喜,但过程是煎熬的,也许我们花费了很多努力,但短时间之内收效甚微,也许这种感受不止一次,会有很多次。很多时候,我们会想要放弃,“为什么我们付出那么多,却没有效果呢”诸如此类的想法会占据我们的头脑,如果坚持不了,我们就会放弃。
于是,我们就会用功利的方式,用工业化的方式来教育孩子,用李政涛先生的话来说,就是进行“雕刻式教育”:我们把学生的灵魂当做没有生命的石头,教师拿按照心中早已构想好的模样,随心所欲地砍削删减。在这过程中,学生只能被动承受,就算是抱怨,也很快被教师的呵斥和刀削之声所淹没。如此,很多学生就变得麻木不仁。
此时,我不禁想到了如今的学生。很多老师都有这样的感受:如今的学生越来越难教,一届不如一届,他们在课堂上傻愣愣得坐着,看上去很认真听讲,但听到了什么,一步所知。
反思一下,我想,学生之所以会这样,雕刻式教育也有一部分原因。
因此,要想让学生活起来,动起来,学得更多更好,我们就要首先改变观念,改变教育方式,多给与其期待、耐心,学会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