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教育科研>>课题网站>>教师成长平台>>读书笔记>>五年级级部>>文章内容
教育需要唤醒,也需要雕刻——因为成长是疼痛的
发布日期:2018年03月21日     点击次数:     录入者:任艳芳     来源:本站原创

 

教育需要唤醒,也需要雕刻——因为成长是疼痛的
任艳芳
我很赞同李政涛老师提到的:教师从事的工作是唤醒,唤醒的是对真善美的渴望。也觉得“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的教育理念很美。也深深佩服有着高超教育技巧,能春风化雨滋润孩子心田,启蒙棵棵幼苗,使之焕发勃勃生机的老师。我儿子幼儿园的董老师是一位教学孩子数学很有方法的老师,我记得上周的作业是给孩子10元,让孩子去买东西,然后计算出花了多少钱,还剩下多少钱。在生活中让孩子学会数字,感受数字,让孩子喜欢数学。我还记得去年去听过她上一节公开课,她让孩子拿着座位号找到自己的座位,从而让孩子认识排、行以及数字。她的匠心独运,对孩子心理的准确把握使得她的孩子都不仅仅记住的是枯燥乏味的数学知识,还是从内心里喜欢数学、科学。我想这就是李政涛老师的唤醒教育。我们语文老师在教学的时候本身应该是很爱语文,爱中国的诗词歌赋,去学习。在动情的朗诵,在孩子心中播撒文学的种子,使得孩子热爱我们国家的语言、文字的幼苗慢慢发展。
上周我听了特级教师的讲座,也感到自己的不足,所以买了许多诗词歌赋,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老师在教育教学的理念、方法、技巧是可以不断学习、更新、改进的。
但,同时,我深深地感到学生是需要雕琢的。我们祖先在几千年前流传的幼儿学本《三字经》中说过“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学习从来是辛苦的,人不断完善自我的过程也是痛苦的。“顽石”化为“美玉”,不付出点血泪,怎能华丽转身。文中提到“学生所能做的只是被动承受,偶尔因疼痛不适而抱怨哭喊几声,也很快被教师的呵斥和刀削之声所淹没”,此时我想问一句,您确定学生此时此刻的思想是成熟的,他此刻的不喜欢不想学,不愿意改变,被动地接受会不会是他逃避的借口,等他长大以后,思想成熟,会不会为从前自己怕吃苦轻易地放弃而后悔呢!我儿子学跆拳道一开始是很喜欢的,因为觉得穿着道服,挺帅气的,但是慢慢地每次跑步都要20圈,要拉韧带,打扎实的基本功,他苦了、累了,他就不想学,他向我抗议:“妈妈,跆拳道是兴趣班,这不是我的兴趣,我不上了!”一些“通读教育著作的”家长也遇到过同样的问题,他们妥协了,这不是“孩子的兴趣”,要遵从“孩子的选择”,“不能让小鸟去游泳”等等理念影响下他们放弃了,今天学钢琴有兴趣,瓶颈期来了就放弃;明天学画画有兴趣,画累了就放弃。我继续风雨无阻送孩子去练习,不管他哭还是闹。等他现在基本功学好了,能轻易地踢腿、压腿,摆出漂亮潇洒的动作的时候,他又说“我喜欢跆拳道”。你看孩子是善变的!当他坚持从事某种学习,并能收获赞赏的时候,他就会爱上这种学习。
我不反对尊重孩子,让孩子选择,前提是他知道自己的方向在哪里。我不反对唤醒孩子心中的种子,前提是他心里已经有许多美妙的种子。我希望孩子的雕刻,不是老师生硬地灌输知识,而是孩子自己希望自己得到雕刻,并且为了自己心中更好的样子,无论刀如何刺向自己的皮肤,他都能忍着说我不疼!为了更好的自己,孩子能风雨无阻、日夜兼程。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横山桥镇吴家村2号    邮编:213119    电子邮箱:wjhsqxx@163.com    联系电话:0519-860171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