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教育科研>>课题网站>>教师成长平台>>读书沙龙>>文章内容
《教育不是雕刻,而是唤醒》读后感
发布日期:2018年03月23日     点击次数:     录入者:朱瑾     来源:本站原创

 读了李政涛先生的这段文字,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一句话是:“当教育成为与灵魂唤醒有关的工作,教育必定同时成为一种召唤和应答,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相互召唤和相互应答”。这应该是对教育者和教书匠的区别最为明确的解答吧。

新的一个学期以来,我和数学老师一致觉得,经历了一个假期,班级的孩子们仿佛沉睡了一样。课堂上,四分之三的小朋友都处于一种无神发呆的状态,每节课堂能够积极思考发言的小朋友人数不超过一只手。每天的课堂成了老师和孩子共同的痛苦的深渊。一方在无知无觉的酣睡,一方在竭尽全力的唤醒。如何在短暂的时间内有效地唤醒沉睡的孩子成为我近阶段迫在眉睫的难题。

首先,家长是基地。我每天不厌其烦地和孩子的家长交流,发现部分家长也和孩子一样“沉睡”。不闻不问成了家长们的常态。于是,我准备先唤醒家长。“陪伴是最深情的告白!”几经沟通,家长们基本都能做到每天听孩子读书、背书、帮孩子默写复习。感受到家长的认真后,相应的,孩子们沉睡的双眼也在慢慢地睁开。

其次,课堂是主阵地。我深深地反思,课堂无法吸引孩子,或许更大的问题出在我这位任课教师身上。课堂内容呆板、无趣、一沉不变,这当然无法唤醒孩子。于是,我锻炼自己的课堂语言,尽量生动、富有变化。比如,在教学“小公鸡和小鸭子”一课时,我让小朋友假装自己是小公鸡和小鸭子,从做头饰开始,了解两者的异同。再从语言、动作、表情来集中孩子的注意力。瞧!孩子们兴致勃勃,课堂气氛立刻热烈了起来。孩子们沉睡的双眼已经完全睁开了。

最后,技巧是关键。1.对孩子要不吝表扬;2.教师可以犯些“差错”,引发孩子与教师的辩论;3.闭着眼睛做作业,用手比划着告诉老师答案;4.孩子对着老师的耳朵悄悄说出答案,要知道,全班一起说出答案或一个孩子立刻回答出问题,其他孩子是多么失望

“苟日新,日日新”,“新”的课堂才具有唤醒灵魂的能力!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横山桥镇吴家村2号    邮编:213119    电子邮箱:wjhsqxx@163.com    联系电话:0519-860171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