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不是雕刻,而是唤醒”,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教育不是硬生生把孩子雕刻成你想到要的模样,而且应该去唤醒他的心灵,从正面进行引导,让他自己逐步长出健康向上的模样。我教过一个孩子,刚和他接触的时候,我发现孩子身上有一种成人式的利己主义。比如做卫生工作,低年级孩子大都十分热情,而他总是在旁边看看,或者拿着一个工具装模作样打扫一下,背着老师立刻不干了。我追问他,他会说他不喜欢为别人服务。听到这样的答案我陷入了深思,为什么这个孩子会有这样的想法呢?在学校一起同桌吃饭的时候也是非常精明,总把最大最好的抢到自己碗里。我教育他了,他和我说,是爸爸妈妈教他的。我隐约的感觉,家庭也许是背后最深层次的原因。随着接触的深入,我发现孩子背后的问题是极大的不自信。因为对自己的不自信,所以排斥了很多东西。通过和孩子的沟通,我知道了在家里父母给予孩子更多的是批评指责的教育。于是我开始有意识的在班级里多表扬孩子,也和父母沟通了要多给孩子正面的引导。很长一段时间之后,能渐渐感觉到孩子的变化,孩子内心的坚冰开始融化,更愿意和老师分享一些东西。“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如果喜欢一位老师,往往会很自然地爱屋及乌,对这位老师所教的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模仿老师的为人处世,一言一行。因此,教师首先要身正,其次要以身作则,发挥自己的人格魅力,以此吸引学生,让他们慢慢长成你所期待的人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