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教师总是希望看到自己的课堂上小手林立,听到自己的学生妙语连珠。可是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多数学生在课堂上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当起了看客。于是课堂成为了几个外向且思维敏捷之学生表演的舞台。老师上课真心累,一堂课总是不停地在请那几位学生发言,且无论你怎么激励、启发,看客们都是纹丝不动。于是感情激昂的课文变了味,上的平铺直叙;细腻感人的文章少了情,上的平淡如水。借着学校关注学生课堂表现的东风,我绞尽脑汁想让那些默不作声之学生开金口。根据人性“捡便宜”和“要面子”的弱点,我终于想出了行之有效的方法。
方法一“金三银四”: 古语曰 “金三银四”是财富的象征,以此类推,教室里的三、四组就是金银组,是智慧的象征。我安排课代表每天统计班级学生的发言次数,周五放学前汇总每位学生一周的发言次数并进行排序。选出发言踊跃的前15名学生,将他们的座位安排金三银四组。
方法二“双休作业减半”:在“金三银四”的政策下,我又提出了一项“惠民”政策——一周发言达16次(一周4节语文课,平均每节课发言4次)者,“双休作业减半”。减免作业对学生来说是最兴奋的事了,我利用学生的心理投其所好。其实对于课堂思维积极,踊跃发言的学生来说,有些习题他们课堂上就已经思考并掌握了,不写或者少些完全不会影响他们的成绩。
考虑周全后,说干就干,我利用夕会课面向全体学生解读了这两项政策,学生听后明显非常感兴趣。有兴趣就好,看来有戏。在接下来的课堂教学中,我发现举手的人多了,看客少了。有些好胜的学生恨不得每个问题都请他回答,将手举得高高的。因为解读完两项政策后我还补充了一点,如果你迫切想回答一个问题,可以将手高高举起,让我一下子能看到。看到大家在课堂你追我赶抢着发言,我找到了上课的激情,肢体语、评价语更丰富了,上课成了一种享受。
一周后,几个得力的班干部马上公布了入围的前15名学生,当他们一个个背着自己的书包像获胜的将军似的坐到“金三银四”组时,其他没入围的学生眼里盛满了羡慕。最后当公布大奖“减半双休作业”名单时,获此殊荣的学生(当然就三五个人)自豪感溢于言表,其他学生此刻完全流露出嫉妒的表情。
我让他们迁徙好后,向获胜者祝贺的同时大张旗鼓地给落选者加油,鼓励他们下周好好表现,课堂积极发言,首先争取进“金三银四”组,然后再向“减半双休家作”的目标迈进。看着孩子们课堂上兴趣盎然的样子,真是一种幸福。我想只要我们花点小心思,争做智慧型老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是难事。遇事光埋怨,指责学生,非但解决不了问题,还会让自己装满负能量。让我们都来当有魔力的老师,“玩转”学生,让她们朝着我们预期的方向发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