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教育科研>>课题网站>>教师成长平台>>读书笔记>>一年级级部>>文章内容
3月读书笔记
发布日期:2018年03月29日     点击次数:     录入者:是轶群     来源:本站原创

 《做最好的老师》有感

横山桥中心小学   是轶群

有幸读到李镇西老师写的《做最好的老师》这本书,这本书是李镇西老师25年教育教学思想和智慧的精华集萃,它集中展示了李老师的教育教学思想、艺术和具体操作方法。书中的许多教育理念、教育方法都能给我们教育者以极大的启示。它如一盏明灯,能引领我们走出“教育误区”。

启示一:做心中有爱的教师

书中最震撼我的是李镇西校长对教育工作无比赤诚,他把带给学生一生的幸福当成自己的人生追求,书中的每一个章节、每一段文字中都充满了他对学生浓浓的爱意和对教育事业无限热爱的情感。对学生无比热爱的一颗教育者的心。而这种爱心成就了他的辉煌。是啊,爱孩子,才能理解孩子;爱孩子,才能培育孩子的爱心;爱孩子,才能无微不至地关心、关注成长的每一个细节;爱孩子,才能成为孩子的亲密朋友;爱孩子,才能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而心中有爱的教师必定会与众不同、必定会在他所不懈追求的事业上取得累累硕果。

李老师对“优生” 的培养和对“后进生”的思想改造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他让“优生” 更优和引导“后进生”发现自己身上的善良之处、高尚之处,以帮助他们树立“我是有缺点的一个好人”的道德自信的做法,让我深深折服。我们也是教育者,当我们面对着我们眼中的差生,我们是怎样对待的。对他们,我们有时会嗤之以鼻,甚至讽刺挖苦。其实,换位思考,当我们自己的孩子也许有一天也会被别人说的一无是处的时候,我们内心会有什么感受。鲁迅先生有句话说的好:“教育是植根于爱的。”爱是教育的源泉,教师有了爱,才会用伯乐的眼光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对自己的教育对象充满信心和爱心,才会有追求卓越的精神和创新的精神。

启示二:做研究型教师

李老师在书中谈到,把在教育上遇到的每一个难题都当作科研课题来对待,把每一个“难教儿童”都当作研究对象,心态就平静了,教育也从容了。每天都有新的发现,每天都有新的领悟,每天都有新的收获,因而每天都有新的快乐。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给教师带来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致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应当引导每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

启示三:不断超越自己的教师

从书中我了解到所谓的“做最好的自己”,其实强调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做最好的自己,便意味着要尽可能在自己的职业中达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原来所谓“最好的教师”,不是与我们敬仰的于漪、魏书生等老师相比——他们的人格、学识、能力乃至天赋,我是永远无法企及的,比也白比;但我们可以和自己比!做一个不断地自我反思,不断地督促自己进步、从而超越自我的教师。

李老师的书,仿佛进行了一次精神洗礼。我也愿“做最好的老师”!从现在开始,努力做好每一件小事,争取今天比昨天做得更好,明天比今天做得更好!做孩子最喜欢的老师!也许我们永远成不了“家”,但通过努力,我们完全可以成为最好的自己。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横山桥镇吴家村2号    邮编:213119    电子邮箱:wjhsqxx@163.com    联系电话:0519-860171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