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中庸》)一个普通的棋手能够预想招后几步棋,专业的棋手能够预想招后几十步棋,大师级的棋手从一开局就能看透整个棋局。只有充分的预计,才能临危不乱,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教师要想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必须进行充分的教学预设。通俗地讲,教学预设就是教师的教学设计,反映教师的教。它集中体现教师的理念、智慧、机智和经验等要素。教学预设只反映一个思路,不要过细、过满,是一个粗放的结构,要给师生留下一点“空白”。
1.立足课堂,面向发展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预期结果,即教学应达到的程度,他可以克服教学上的盲目性,是顺利进行教育活动的基本保证和首要环节。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审视教学目标,坚持面向未来,立足课堂,确定好每节课的教学目标,落实“三个转移”,一是从重视教师的教向注重学生的学转移;二是从重视知识传授向注重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转移;三是从重视发展学生的智力向注重培养学生的精神力量转移。
2.改变传统,弹性设计
传统的教学课堂是教师跟着教案走,学生跟着教师走,这不利于激发课堂的生机和活力,不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根据新课标中“每节课至少要有1/3的时间,最好能够达到2/3的时间让每个学生主动学习”的要求,我们应精简教学环节,弹性设置教学过程,压缩教师讲授的时间,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提供自主发展的时空。
(1)树立“问题”观。精心提炼教学过程中教师的“问题”,要求“问题”富有挑战性、包容性和针对性,有效的激励和导向学生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如在教学《鸟岛》第3小节时,我设计了“文中哪个词语最能体现六月鸟岛的特点?你能从哪里感受到?”这样的设计既给了学生思考、发展的空间,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简化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讲授。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坚持学生能讲的让学生自己讲,学生能做的让学生自己做,学生能想的教师不代替学生想的原则。充分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让学生亲身体验知识产生的过程,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教师借机冷静倾听,进行有的放矢的点拨和调控,实现资源有效配置,促进共同发展。
3.灵活运用,优化组合
在教学方法上,我们不能机械套用某种教学模式,而应在新课标理念指导下,汲取“启发式教学法”、“尝试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愉快教学法”等优秀教学法的精华,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如教学《动物园的晚上》采用“探究式”、“愉快式”,教学《特殊的葬礼》采用“情景式”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