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教育科研>>课题网站>>教师成长平台>>读书笔记>>一年级级部>>文章内容
3月读书笔记
发布日期:2018年04月04日     点击次数:     录入者:吴云贤     来源:本站原创

                                                         教师?课程?

从知识至上到以核心素养为导向,从关注“教什么”到关注“学生学会什么”,从知识和信息的获取到帮助学生成为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人……核心素养成为教育领域当仁不让的“热词”,而课程自然也就成为发展核心素养的一个有效渠道。

因为未来的人才,是跨越文化差异、观点差异,会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相互合作,会同时具备批判和创新思维……,这些素质,是跨越学科的综合素养,在课程中最能得到培养、得到有效发展。而且纵观我们现在的课堂,学科知识内容的交叉已是常态,如果一旦打通学科之间的界限,多学科联合教学也将逐渐成为常态,那真正对学生产生最核心影响的,是老师的综合素养,而不是被一个个学科分割开来的东西。所以教师从“学科人”升级为“教育人”,将是一个必然的趋势,“教是为了不教”就变得至关重要,教师将与学生以相同的“学习者”的身份出现,教师将自己置身学习之中,把学生“代入”共同学习的状态,教师可以有情感表达,可以有质疑和追问,更可以坦言自己的未知,甚至求教于学生,而以学习共同体的身份出现,才会真正打动学生、感染学生、发现学生。

所以细细思考,教师本身才是最好的课程。也许不久的将来,学校的每一门课程内容都会与这一门课程的授课老师更紧密融合,具有这位教师鲜明个性风格的情感态度,从而真正实现教育与教学的“合体”,而学生也不仅仅是在选择课程的内容,更是选择一种价值认同。

所以,潘院长才说,教师就是课程,很好的开发好这门课程,才能真正有效地由“知识核心时代”走向“核心素养时代”, 才能给学生未来的发展提供核心能力。

紧跟时代,不断学习,好好地提高我们教师的综合素养,以良好的情感、格局、胸怀、视野,看待事物的角度,处理复杂问题的方式,去有效落实核心素养,引导学生真正的成长与发展。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横山桥镇吴家村2号    邮编:213119    电子邮箱:wjhsqxx@163.com    联系电话:0519-860171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