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学中评价语的有效性
(一)评价语的有效性
(A)在这些课堂我反复听到老师们对于学生发言做了及时的反馈与总结—总结评价。如在《小猫的圆舞曲》中,老师问:“听第一乐段,小猫跳舞情绪有没有变化?”学生听完后回答:“音乐加强了, 乐器变多了-----”老师听完以后,对于这些同学的回答都竖起了大拇指,并且总结性的来了一段评价(由于时间关系老师的总结没有记全)。既是对学生回答的肯定,也对其他同学起到了一个巩固的作用。这样的例子在课堂上很多很多。像这样的评价在课堂上是很值我我们去推崇的。
(B)在一些课堂上我也听到了老师对于学生的发言做了及时的补充评价。--补充评价。如在《姑苏风光》中,老师问:“听音乐,旋律有什么特点?”其实这种问题对于学生来说肯定讲不全,因此教师就应该对于学生的评价做个补充,丰富学生的知识面。
(二)评价语的无效性
在音乐课堂上我觉得也许是每个老师都会犯得毛病,尤其是低年级的音乐课堂。老师为了鼓励学生的精彩回答,激励大家一起来像她学习,经常采用:“你真棒,你真厉害---”等等之类的话语来评价,刚开始也许这样的评价有点用但是时间一长呢,学生就会长生听觉疲劳,像这样的评价就没有意义了。起不到你所预期的效果。因此,我决定在课堂上的无效评价还不如不要有。
曾经我们也做过一次小范围的调查报告,争对一节课请你记录老师的评价出现几次,多少情况是有效的,什么情况是无效的。结果发现有效评价占整堂课评价语的百分之八十五左右,其余的则占了百分之十五。如何让这无效的百分之十五转变成有效的评价,值得我去好好研究。你的评价给人的感觉要是自然的,而不是刻意的。我相信通过我的研究学习并与李老师保持着信息交流的通道,一定会让我的课堂出现更多的更精彩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