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教育科研>>课题网站>>教师成长平台>>读书笔记>>五年级级部>>文章内容
四月读书笔记 什么是学生的核心素养
发布日期:2018年04月24日     点击次数:     录入者:任艳芳     来源:本站原创

 

本月读了《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的第一和第二章。了解了什么是学生的核心素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关键能力是“剩下来的东西。遗忘掉的东西是所学的具体知识和内容,而剩下来的就是所谓的能力和素养”,“能力不是无本之木,不是无源之水,它由知识转化而来的。但能力,又不是知识,它是知识被消化吸收后,沉淀而成的知识的‘结晶体’,是知识的‘浓缩液’”。能力是能“能带走的东西”“可再生的东西”。主要要培养学生的三种最基本、最根本的能力“阅读能力”、“思考能力”、“表达能力”。对于语文而言,我觉得以往的教学我主要是关注学生的“阅读能力”的提升,让学生学会倾听,理解文本的内涵是重点,很少关注学生表达能力的提升,也不知道怎么去教。现在我有意识地关注表达方式,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如上《白衣天使》一课的时候,我关注到这是一篇人物传记,人物传记包括人物的主要事迹、主要贡献、世人评价几方面的内容,我按照文体来教,既让学生品悟人物的品德,又要让学生知道人物传记是如何来表达的。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我更加要关注表达。
必备品格是良好的品行和习惯,它是一个人事业成功的基本条件,“品格即人性”、“品格即精神”、“品格即行为”。人必备的三种核心品格是:表现在人与自我关系上的自律(自制)、表现在人与他人的关系上尊重(公德)、表现在人与事情关系上的认真(责任)。对于学生而言“字要规规矩矩地写,话要清清楚楚地说,课文要仔仔细细地读,练习要踏踏实实地做,作文要认认真真地完成”。对于教师而言“教师需要有不畏清贫的品质、不急功近利的情操、不为名利诱惑的人格、甘做人梯的品质,把学生成长视为自己成功的心态,钟爱孩子的激情,永不泯灭的童心、博大兼容的胸襟”。品格的培养原来是双向的,不仅仅是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品行和习惯,更要老师自己修养心性。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横山桥镇吴家村2号    邮编:213119    电子邮箱:wjhsqxx@163.com    联系电话:0519-860171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