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教育科研>>课题网站>>教师成长平台>>读书笔记>>五年级级部>>文章内容
读《文本分类教学》有感
发布日期:2018年04月26日     点击次数:     录入者:刘晶     来源:本站原创

 手捧薛法根老师这本沉甸甸的《文本分类教学》,由开始的质疑困惑到后来的惊喜恍悟,在一次次的心灵冲击和知识重构中完成了自我的重建和提升。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有潜在的教学价值,准确辨识其文体类别,依循文体特征教学,可以更好地发挥选文的教学功能,丰富并提升学生的生活经验与语文经验。

语文能力的发展呈现螺旋式上升的规律,不是一蹴而就的。学生必须在阅读了大量同一文体的作品之后,才能逐渐辨别这类文体的文本特征及阅读方法,知道对于这一类作品,应该从那儿入手,要特别关注哪些关键点,思索这些关键点背后的语文知识,找到阅读这类文本的方法与策略,拥有属于自己的阅读经验。这是一个“举一反三”的学习过程,不经历“三”的积淀,就难以获得“一”的提升;也唯有掌握了这个“一”,学生才能将获得的阅读方法与能力,迁移到同类文体作品的阅读中,实现“举一反三”。将单篇课文按照文体归类教学,可以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正向迁移。这种由篇及类的“类篇”教学是最经济实惠的,可以帮助我们暂时从人文主题的单元序列中跳出来,从文体分类阅读的视角,将一册教材中的选文加以分类重组,形成以文体为主线的阅读单元,改进阅读教学。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横山桥镇吴家村2号    邮编:213119    电子邮箱:wjhsqxx@163.com    联系电话:0519-860171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