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教育科研>>课题网站>>教师成长平台>>读书笔记>>四年级级部>>文章内容
4月读书笔记
发布日期:2018年05月02日     点击次数:     录入者:蔡晓娟     来源:本站原创

  读《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

(一)真正关注每位学生的数学学习和发展
素养教育培养的是适应未来社会生活的“完整的人”,学生主体、整体发展是课堂教学的核心目标追求。我们要把学生放在课堂的正中央,为他们营造温暖开放的学习环境、民主自由的学习氛围,创设适宜他们主动探索的学习情境;给出较为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尽可能为每一个学生提供独立思考、合作探索和表达自己见解的机会;鼓励每一个学生在操作、思考、探索、讨论甚至辩论中学习,尽可能展现每一个学生的认知和思维成果。
(二)凸显数学学科内容的核心和本质
     数学核心素养是数学知识、能力、态度等的综合表现,数学知识是数学核心素养生成的本源。我们要认真专研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创设更加贴近于学生的情境,特别是寻找合适的起点让学生真正展开数学学习。每一节数学课的内容中,都有其核心的部分。如何判断核心部分,教师要读透教材,对教材的编排意图了然于胸;还要了解教学内容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再要分析学生学习可能存在的困惑。在对上述综合考虑的基础上,才能准确判断一节课的核心内容。
    比如一下的“笔算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以往学生在判断是否正确时,学生几乎异口同声说错误,因为各位相加满十没有写“1”。今年在教学这个内容时,我回想了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会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的不进位加,及口算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我让学生尝试用竖式计算43+37学生也能算出正确的得数,为此我把这节课的核心内容定位:理解个位相加满十进一,十位在计算时要多一个十的算理,至于“1”写不写并不是最核心的。从学生作业反馈来看效果不错,大部分学生能掌握的很好,对于得数十位多一个十也能表达的很清楚。
(三)充分展开数学知识发生、形成、发展和应用的过程。
 数学素养的形成必须自然地伴随数学知识教学的过程,紧密地融合于数学知识建构的过程之中。我们要站在学生的立场,围绕知识核心,根据学生的认知基础、学习心理设计并展开教学。知识的发生基于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确定学习起点;知识的形成以学生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究、合作探究为主;知识的发展突出内在的逻辑关联;知识的应用努力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并及时进行自觉的回顾和反思,逐步领悟数学思想方法。
(四)积极引领学生产生高质量的数学思维
数学育人的核心是发展学生的理性思维。有这么一个教学片段:
 
师:由这道题知道了什么?
生1:数的组成。
生2:这里面还有数的比较大小。师生回顾数的比较大小的类型和方法。
生3:一个两位数,个位上是3,十位上的数比个位上的数多2,这个数是多少?
生4:一个两位数,个位上是单数,十位上的数比个位上多2,这个数是多少?
生5:一个数是35,另一个数是53,其实他们是不一样的,很容易混淆,可是它们又是一样的,都有8颗珠子,以前有这样的题目:用3颗珠子能表示出哪些100以内的数。
这一过程中,题中数的组成的基础素材引发了孩子们自发的更深入的思考,很大地提升了孩子思维的深刻性、系统性、灵活性、敏捷性,从而激活了他们的思维。

数学素养说到底就是一种文化素养,实施数学教育也就是实施文化素质的教育。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任重道远。小学数学教师要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和参与各种数学探究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开动脑筋,积极思维。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世界、数学的思维去分析世界、数学的语言去表达世界”促使学生素质得以全面发展。要让学生懂得,学习数学不仅习得一系列的抽象知识,而更多的是掌握一种方法,一种文化,一种思想,甚至是一种精神的感受,让学生充满乐趣地去学习。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横山桥镇吴家村2号    邮编:213119    电子邮箱:wjhsqxx@163.com    联系电话:0519-860171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