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教育科研>>课题网站>>教师成长平台>>读书笔记>>二年级级部>>文章内容
四月读书笔记
发布日期:2018年05月03日     点击次数:     录入者:茅雨     来源:本站原创

 

周老师说:“急于给学生一片天空,实际上还是给了他们一只鸟笼。有的鸟笼一眼就能看见,有的则装饰得很美,掩映在绿树丛中,不易发现。更可怕的是,明明给了学生鸟笼,还坚定地相信那就是天空,将自己和学生一并囚禁在鸟笼中,自得地歌唱。”难道不是如此吗?

教育是一种持续的唤醒,而阅读可以起到唤醒和对抗生命中沉重忧郁的作用。在文学经典里浸润过的孩子,会有明亮的眼睛和柔软善良的内心。

现在,很多家长动辄说别人的孩子多好多好,埋冤自己孩子不求上进,但他们宁愿埋头于自己的事情甚至是喝酒聊天、打牌上网、就是不愿陪伴自己的孩子一起阅读、思考、成长。成人怎么做,孩子就做什么。我们之所以把书屋建在农村,是因为我们深信阅读让生命的根基深入土壤,枝叶朝着自由的天空舒展。总之,一个爱阅读的人相比而言有一个相对自足的精神世界,对未来有明确的规划,没有过多的盲目和浮躁。

今天,我们给了孩子什么样的世界,为他们提供了什么样的教育直接决定着他们会有什么样的未来。周春梅老师说基础教育是为孩子打底的。灰黑色的底色一旦打下,人生就很难明亮起来。这句话有一定的道理,BBC曾经拍摄过一个纪录片《人生7年》,片中的主角从7岁走向近60岁,结果发现童年价值观念和习惯和老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我们也有“三岁看大,7岁看老”的说法。因此,性格和习惯培养应该作为教育的头等大事来抓,当然,家庭应该对其负主要责任,但学校教育作用不可忽视。家庭、学校和社会应三位一体,携手为孩子健康成长营造安全的心理和生理空间。

“自己必须有一定的准备,否则再美好的东西都进入不了我们的感官系统”,这句话带给我很大震撼,也许是因为亲眼目睹了很多对任何事情都有些“麻木不仁”的孩子。他们既不热衷于学习,也不热衷于活动,对任何事情都是无所谓满不在乎的态度,仿佛没有任何人和人和事都不能触动他们的内心,激发他们对美的注视和感受。

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者的责任就是让我们的孩子学会发现美、注视美、感受美、创造美、引领美,即使在最不好的时代,也不会放弃对美的期待和追求。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横山桥镇吴家村2号    邮编:213119    电子邮箱:wjhsqxx@163.com    联系电话:0519-860171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