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苹果与粉笔灰》有感
刚看到《苹果与粉笔灰》这个书名的时候,我是有点不解的,粉笔灰表示教师,那苹果当然应该表示孩子,但是孩子和苹果有什么联系呢?带着这样的疑问,我翻开了封面,希望能解决我的疑问。
打开扉页,出乎意料,这并不是一本充满令人望而生畏的大道理的说教书,而是细细向我们阐述一个个生动的小故事。则则故事,娓娓道来,如倾听友人诉说,那样亲切自然。一个个道理,细细体会,如品尝一杯清茶,那样沁人心脾。
故事的每篇开头先向我们展示一句名言,然后再讲一个短小精悍的故事,故事后还有心灵贴士,给我们提出建议。
书里故事内容丰富多彩:《不合时宜的行为》讲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言行;《朋友》教我真正帮助他人需要行动,不要张口多说;《巴比·鲁思》讲一个7岁的少年犯鲁思在男校,被马修斯用爱和鼓励引向正道,改变了一生……书中那一个个或动人、或启思、或感慨的小故事,让人倍感亲切,它们是那样的自然,仿佛是自己刚刚走过的路;它们是那样的生动,仿佛是一幅幅电影画面在我眼前展现;它们是那样的发人深省,激励和引发人们对自己事业的思考和认同。 其中一个名叫《杰伊》的小故事,让我感触颇深,至今仍记忆犹新。故事中讲到,麦琪和她四岁的儿子走在大街上,一辆货车停下来,一位年轻人兴奋地走下来打招呼,原来这位年轻人是麦琪以前的学生——杰伊,望着眼前这张年轻的面孔,麦琪依然能够清晰地看见多年前那个十二岁的“小斗士”,当时的他对教育制度总是忿忿然。如今,他已经是一位建筑师。是什么力量使这个年轻人看见小时候的老师激动不已,是什么力量使曾经的“小斗士”成为现在的建筑师?文中有这么一段话——杰伊尊敬地说:“我从未忘记过您,詹森夫人,惟有您常给予我机会。”
原来一句小小的鼓励,一次微不足道的机会便可让一个孩子受用一生,教师在孩子生命中是多么重要的存在。是啊,记得给每一个学生机会,这对他们来说非常重要,对老师来说或也非常重要。老师的一个眼神,一次抚摸,一次拥抱,甚至一次玩笑,都足以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关爱,老师对他们的喜爱,他们会因为老师的喜爱而爱上学习,爱上学校。 反思自己,我有没有像麦琪那样,对经常犯错的学生还是能真诚地去帮助他们呢?我有没有常常去肯定学生的优点呢?在学生的心目中,我是一位怎么样的教师呢?是令人讨厌的,还是喜欢的? 轻轻合上书,再一次抚摸,《苹果与粉笔灰》这六个字更加清晰,我明白,这五个字寓意着收获与付出,绿色的封面让我联想到了希望与活力,教师只有用心去灌溉那片沃土,就能收获希望的种子。教育的真正目的是去栽培和养育学生心中神奇的种子,尽可能地发展学生的每一种潜能,让他们在我们的关爱和呵护下健康成长!
读到最后我才明白,这本书的题目是多么生动形象的比喻,我们教师用一支粉笔在黑板上耕耘,扬起细小的粉笔灰,却在学生心中播撒智慧的种子,收获着一个个硕大且可口的“苹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