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幸聆听了特级教师毛海鹰老师执教的《谈勤奋》,感触良多。首先想到的是前阶段阅读的《管建刚和他的阅读教学革命》一书,指向写作的阅读课,旨在学生原有的阅读思维之上,增添一种新的阅读思维,关注作者的“怎么写”的阅读思维。我觉得毛老师的这堂课就是一堂很好指向写作的阅读课。
课堂开始毛老师就很明确的回顾了第一课时的知识,利落干脆!接着她用一个大问题“2-4小节,在写法上有何相同之处?”唤起了学生挑战的欲望,让学生一直处于跃跃欲试的学习状态,从而得出叙事和说理必须有关联,并且选择的事例,所说的道理都是为自己的观点服务。然后分析“2-4小节,有何不同之处?”学生根据三个事例的人物关系,从古人---大人---小孩---普通人----伟人,得出选择事例要有典型、有递进;说明事例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让说理文也可也以拥有生动形象、更具说服力等特点。学生带着这些难题潜心读书、思考,经过一番挑战,终于掌握了说理文的一般表达规律。课后的练习,紧扣课堂内容,发散学生思维,你能否根据这个节课所学的知识点去运用到阅读理解之中?这种“教结构用结构”的模式,真正展现了学生的水平。
《立足言语实践,发展高阶思维》的专题讲座也如毛老师的课一样非常精彩。她认为当下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就是要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使学生具备创新能力、问题求解能力、决策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语文老师在课堂上,要引导学生在听说读写等言语实践的过程中达成思维的多元化与创造性,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她在理论的指导下,又将自己《谈礼貌》这一课教学的构想作了深入的阐述,她“立足文体教表达,搭建支架教思维”的教学理念另我很有茅塞顿开之感,受益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