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毛海鹰老师讲座《立足言语实践,发展高阶思维》有感
横山桥中心小学 徐振红
5月10日,我校邀请全国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特等奖获得者、金坛区华罗庚实验学校毛海鹰老师来校授课讲学,很荣幸作为一名语文老师认真参加了本次学习活动。我们不仅听了毛老师亲自执教的《谈礼貌》一课,还对她的讲座的内容有了共鸣。
她说:“当下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就是要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使学生具备创新能力、问题求解能力、决策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语文老师在课堂上,要引导学生在听说读写等言语实践的过程中达成思维的多元化与创造性,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我对此深表赞同!她“立足文体教表达,搭建支架教思维”的教学理念另我很有茅塞顿开之感,受益良多。
我们经常会问,语文教学的目的是什么?换言之,语文教学应该为孩子们种下什么?我们认为,对这样问题的探讨,是回到了语文教学的出发点,回到了语文教学的本源。那么,语文教学的目的是什么?一句话,就是要培养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语文教学,就是语言运用的教学。”我想,对我们来说,这是在认识上对语文教学的目的一次还原。同时,我们想到了自己学习语文,抑或现在教学语文,我们不一直在追寻着“语用”的价值吗?这样的觉醒,使我们很快获得了理解上的统一,语文教学就是关注学生的言语活动,在课堂上,为孩子创造言语实践的时间和空间,尽可能地为他们搭建言语实践的平台。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语言文字的运用,包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听说读写活动以及文学活动,存在于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阅读课理应担负起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的任务。实际上,也就是言语实践能力。”言语实践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包含了语感、语文学习方法、语文学习习惯。作为语言学习主阵地的语文阅读教学课堂,应责无旁贷地肩负起引领学生“语言获得”的使命,让学生在不同的言语实践活动中学习运用语言文字,提升语文核心素养。语文教学当以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提升语文素养为目标,充分挖掘教材文本中重点词、句的内涵,悟出言语运用的美妙之处,以言语学习为内容展开语文实践活动。
立足课堂,促进学生高阶思维发展是我们不懈追求的目标,我们必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追求更大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