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五月读书笔记
读《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第二章 学科核心素养额形成机制”有感
基础教育改革正迈入核心素养的新时代,作为教师也要改革自己的课堂,指向核心素养的培养,尤其是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所以我们要知道并理解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机制。
第二章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机制分四个小结展开论述。
第一节主要论述的是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的主要载体。什么是学科核心素养的主要载体呢?是学科知识。什么是学科知识。先从学科知识的结构来说,可以分成三个部分:符号表征、逻辑形式、意义。学科知识又分为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学科知识有学科认知功能、生活导向功能、情趣激发和审美涵养功能、思维和智慧启迪功能。为了使学科知识及其学习具有核心素养的价值和作用,我们在学科知识的选择、组织、设计上就要注意这样几个部分的设计:第一是学科大概念,因为大概念从学科知识关系的角度讲是上位知识;从学科认识论角度讲,大概念是一种学科思维方式;从学生的学习角度讲大概念是一个“纲”,是一个“组织者”;从课程知识角度讲,大概念可以精简学科内容,构建课程知识内容框架;从心理学角度讲,大概念是一种元认知。所以学科大概念是学科知识的精华所在,是最有价值的知识,是最能转化为素养的知识。第二是学科结构,因为学科知识不是学科各个知识点的简单排列和堆积,而是一个有结构的有机整体。而我们的教学内容必须以一种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方式再现这种联系。第三是学科本质。学科本质要求我们:要超越简单的具体知识,去理解和把握具体知识背后的学科方法学科思想与学科价值;要理解和把握符号形式背后的逻辑根据、思想方法与价值意义;要超越知识点本身,去痢疾和把握同类的知识组织结构和属性特征。第四是学科情境。学科情境可以促进学生学习、理解、消化、建构学科知识。
第二节主要论述的是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的主要路径——学科活动。因为能力只有在需要能力活动中才能得到培养,素养只有在需要素养的活动中才能得到形成,而这个活动就是学科活动。完整的学科活动包括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学科活动具有实践性、思维性、自主性教育性的特点。
第三节主要论述的是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的主要条件——学科教师。我们学科教师是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的主要条件。所以我们教师要改变观念,从知识教学走向素养教学。进行素养教学,教师也要哟素养。教师的核心素养是什么呢?教师的核心素养包括学科素养、教育素养。作为教师也要注重自身素养的提升。
第四节论述的是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的主要保障——学科考评。考评的形式也要有变化。大力推进综合素质评价。可以有表现性评价、成长记录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