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教育科研>>课题网站>>教师成长平台>>教师随笔>>二年级级部>>文章内容
5月随笔
发布日期:2018年05月29日     点击次数:     录入者:王莉娟     来源:本站原创

 

听课随感
5月29日听了张丽老师一节《按不同标准分类整理数据》,本节课主要是结合学生熟悉的事物,让学生经历分类的活动,按不同标准对简单数据进行分类的过程,能按指定标准对自己选定标准对数据进行分类,能用自己的方法表示分类整理的结果,体会分类的思想方法,感受分类在生活中的用途。听课随感以下:
.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提出问题中发散思维
孩子们初次接触统计活动。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可以使学生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过程,初步积累数据整理和分析的经验,为继续学习收集和整理数据,描述和分析数据,认识统计表和统计图打下基础。张老师以小组讨论、合作等形式组织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围绕“想一想,你打算怎样分类?”展开教学。教学的例题是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又蕴含着十分丰富的信息。面对这样的情境,学生自然会要了解更多信息的愿望。张老师在教学时,先引导学生说说:图中有哪些人,分别在做什么?再说一说:还想知道些什么?进而提出不同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指出“要弄清楚这些问题,可以把图中的人先分类整理”同时引导学生讨论分类的标准和方法。接着要求学生小组合作,选择一种标准分一分,并用自己的方法表示分类的结果。这样学生有主动学习的兴趣和机会。较好的体现了教师角色的转变新课程不仅要求教师的观念要更新,而且要求教师的角色要转变,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与共同研究者。本节课在这方面有较充分的体现。张老师营造了一个轻松、愉快、平等、合作、民主的课堂气氛,开放了师生关系。
二.在巩固练习中,提升数学思维能力
练习是新课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能有效提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如:课本第90页的“想想做做1、2”通过课件呈现的动态,让学生回顾这些所学的图形名称,并和同桌交流应该怎样分?然后指名交流说说为什么这样分?再把分法展示出来(教师小结为什么这样分)。练习巩固了新知,体验到数学在生 活中无处不在,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验了成功的快乐。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横山桥镇吴家村2号    邮编:213119    电子邮箱:wjhsqxx@163.com    联系电话:0519-860171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