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教育科研>>课题网站>>教师成长平台>>集体备课>>数学>>二数>>文章内容
6月集体备课--按不同标准分类整理数据
发布日期:2018年06月04日     点击次数:     录入者:高扬     来源:本站原创

 

按不同标准分类整理数据
高扬
教学内容课本P90-92例1和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理简单的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过程,学会用统计表按不同标准分类整理相关的数据,体验统计结果在不同分类标准下的多样性。
    2、让学生经历运用数据描述信息、提出并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发展初步的统计观念。
    3、让学生在参与统计活动的过程中,体会与同伴合作交流的价值,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培养尊重事实的理性精神。
教学重难点学会同统计表表示按不同标准分类整理数据的结果。
教学具准备课件、统计图表,孩子们准备好自备本
一、情境导入
提问:同学们,在课外活动中,你最喜欢参加什么活动?学生交流。
我们经常组织的活动有跳绳、跑步做游戏。 在我们班,你知道喜欢哪一项活动的人最多呢?学生如果能举手回答,就听听他们的方法;如果没人举手,就告诉学生:老师相信学了我们今天的内容,你一定有好的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今天,老师带领大家参观校园的一角——童心园
二、交流共享
1、出示情境图。从图上你看到了什么?
提问:图中有哪些人?他们分别在干什么?
生1:图中有老师和学生。
生2:他们有的做游戏,有的看书,有的下棋。
师:他们的课余生活真是丰富多彩,而且还非常有意义,我们大家在课后也可以做一些有意义的活动。
提问:你想知道些什么?如果学生未能想到,教师可以先示范:我想知道老师比学生多少人?然后学生思考交流。
引导:小朋友想知道的问题可真多,有的想知道老师的人数多还是学生的人数多,老师有多少人?学生有多少人,还有的想知道看书、下棋、做游戏的各有多少人?参加哪种活动的人最多等等。小朋友提出的这些问题,主要还是要弄清这里每种人有多少,首先要把童心圆里面的人分分类,才能整理出啦。那你想把这些人怎么分类呢?
引导:可以先把图中的人分类整理。
2、提问:你打算怎样分类?(同桌讨论)
指名说:
(1)可以按老师和学生分成两类;
(2)可以按参加的活动分成三类;
(3)可以按性别分成两类;……
引导:要解决大家的问题,在分类以后还要整理出每一类给有多少人,才能知道结果,这就是整理数据。(板书课题)小朋友想一想,如果按照男生女生的标准分类,你有什么好的方法让大家一眼看出男生女生各有多少人?(启发学生用文字、符号等)
提问:你想怎样表示人数呢?学生回答:可以画“”表示;可以用“Ο”表示;有一个人就画一个人……
下面小组合作,选择一种标准分一分,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分类的结果。
展开活动。
3、根据学生完成情况,分析结果。
(1)选择学生分类的结果,交流:请几个小组的同学来介绍一下,你们小组是按什么标准分类的,分成几类,是用什么方法记录数据的。
指出:整理数据要先分类,分类后一个一个的记录、整理数据。(板书:分类、记录、整理)
(2)分析:大家看整理的数据,你一开始想知道的问题解决了吗?
童心元有多少位老师?参加没众活动的各有多少人?各是从哪种分类中知道的?
这里各组整理数据的分类有什么不同?知道的各是什么结果?你对不同的分类有什么想说的吗?
指出:分类可以有不同的标准,按不同的标准分类,整理数据的结果是不一样的。(板书分类标准不同,数据的结果就不同)
提问:你认为分类整理时最关键的是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最关键的是确定分类标准。(板书:分类标准)
4、回顾刚才的整理过程,你有哪些体会?
学生交流
指出:分类整理数据可以很清楚的知道分成几部分,各有多少。整理数据时,可以用不同的符号表示结果。按不同标准分类,整理数据的结果是不同的,我们可以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选择合适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整理。
三、反馈检测
1、积木社:老师们和大家玩得很开心,决定发一套积木给表现最棒的小朋友。
说说题目的要求是什么,下面的表格哪个是按颜色分类的,哪个按形状分类的?再用自己的方法表示出这两种分类结果。
2、集邮社:老师想把踏青的照片寄给同学们的家长,让他们感受孩子们的快乐,于是老师想选择一张邮票,请大家帮忙选一选。
说说观察到了什么,分析选择哪种标准分类,四人小组学生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交流分类结果:从表格中你知道了什么,引导学生比较分类的结果,说说不同之处。
3、第3题 同学们:生活当中处处可以用到分类整理数据的知识。比如,咱们一小组共( )人,可以按什么标准来分?分别分成几类?
小组合作,分一分全班交流
假如,我要统计全班人数,除了有以上几种分类标准外,还可以按什么分?(组)假如,我要统计全校人数,除了以上分类标准外,还可以按什么分?(年级)
四、反思总结
提问: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归纳:在实际生活中,有的时候需要分类整理,才能回答有关的问题。按不同的标准分类,结果是不同的。
 
按不同标准分类整理数据
                                  
教学内容: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第90~92页;
教学目标:1、使学生联系生活情境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数据的过程,初步学会按不同标准分类,能用自己的方法记录,呈现数据,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2、通过按不同标准分类整理数据初步体会分类收集数据的作用,通过不同标准的分类可以获得不同的信息,解决不同的问题初步发展数据分析的观念。
3、使学生在参与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自己选定标准,对事物或数据进行分类,经历收集和整理简单数据的过程,感受数据蕴涵着的信息。
教学难点:掌握按不同标准分类,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学习单
教学过程:
一、 情景导入
(播放大课间微视频)从刚才视频中,看到我校的大课间活动丰富多彩,有滚铁环、抖空竹、玩转足球等,其中足球是我校的特色之一。瞧,童心园里正在开展大课间活动呢,你能说说从图上看到了哪些人?(教师、学生)他们分别在干什么?(看书、下棋、做游戏)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板贴:1、男生比女生多多少人?
    2、一共有多少人?……
二、分类整理,经历过程
1、小朋友想知道的问题可真多,那要想知道男生比女生多多少人,怎么办呢?
预设1、数     追问:你想数什么?(数男生、数女生)
预设2、男生减女生
也就是说,我们先要将童心园里的人按照性别分成男生和女生,那光进行分类能解决问题了吗?(不能)那又该怎么办?(数)请小朋友上来数一数。
数很容易重复或者遗漏,那怎样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呢?(数一个划一个)
想法不错,为了使数的结果准确无误,我们不但可以数一个做一个记号,同时还可以把它记录下来,那我们又该怎么记录呢?比如,这里有一位男生就可以……(打钩)除了打钩还可以用什么符号来表示?(○、□、△……)
小结:不管是用○、□、△……都是用一个符号表示一个人,这里有一个男生就在表格中男生后面画一个符号,这里有一个女生就在表格女生后面画一个符号,下面我们动手记一记吧!
2、4人小组活动,活动要求:1、2人数、1人监督、1人记录;2、完成后小组内说一说你们用了什么方法记录,结果如何?
全班交流:1、追问:符号表示什么意思?强调一个符号表示一个人;
      2、说明:一般情况下,同一种分类里面我们采用同一种符号记录;
      3、多张表格比较相同与不同之处。
小结:虽然他们采用了(○、□、△……)不同的符号记录,但一个符号就表示一个人
看着这张表格,男生比女生多多少人的问题解决了吗?(8-7=1)你觉得我在整理之后解决这一问题有什么好处?(清楚、直观)那这张表格能用来解决一共有多少人这一问题吗?(能8+7=15
3、小朋友真厉害,按照性别分类整理不仅解决了男生比女生多多少人,还解决了一共有多少人,那还有其他方法也可以解决一共有多少人?讨论一下,然后4人小组合作,像刚才一样先分分类,再记录下来。小组活动,全班交流:强调一个符号表示一个人
4、小结:仔细观察这3张表格,有什么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分类标准不同,结果也不同,但总数不变)
分类有许多不同的标准,按照不同标准分类,整理数据的结果也不同。
回顾刚才的整理过程,我们通过分一分、记一记、理一理来整理数据,知道了记录时可以选用(○、□、△……)等不同符号来表示结果,按不同标准分类,整理数据的结果也不同,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按不同标准分类整理数据。(揭题)
三、 巩固练习:
1、积木社:刚才小朋友在大课间活动中玩得好开心啊,现在我们去积木社看一看吧!你能说说下面积木按什么标准分类?请1、2、3组完成按颜色分类整理数据,4、5、6组完成按形状分类整理数据。
交流:比较这2张表格,有什么相同与不同之处?
小结:按不同标准分类整理数据所得的结果也不同,但总数不变,我们可以用计算总数的方法来检验收集整理的数据信息是否正确。
2、集邮社:小朋友太厉害了,老师已经把你们的优秀表现拍下来了,决定用下面这些邮票寄给你们的好朋友,让他们和我们一起分享快乐。你能说说,这些邮票可以怎样分类?
3、数字社:看小朋友玩得如此开心,数字宝宝们也加入了进来,你能说说这些数可以按什么标准分类吗?
按单数、双数分;
按一位数、两位数、三位数、四位数分;
按个位上是0、5、6、7、8分。
四、全课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是的,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经常用到分类整理数据,比如我们马上要大课间活动了,可以按什么标准给全校学生分类?像我们学校一般按照年级分类,这样比较整齐有序!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横山桥镇吴家村2号    邮编:213119    电子邮箱:wjhsqxx@163.com    联系电话:0519-860171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