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开之际,聆听了毛老师的《谈礼貌》,顿觉豁然开朗,下面就这节课谈谈我的个人感受。
《谈礼貌》是一篇说理性的文章,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议论文,课文告诉我们: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个人觉得议论文的教学主要有两个要求:1、在阅读中使学生懂得道理。2、在阅读中提高学生的理解和发现能力。毛老师在教学中重点突出了这两个方面,有机地穿插融合,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毛老师抓住了课文中的三个小故事,引导学生在读中体会叙事语言的凝练性。毛老师先重点讲解概括了第一个故事——问路,后面两个故事放手让学生自己学着概括出“踩裙、理发”。其后再让孩子们细读2-4小节,找找这3小节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之处?孩子们很快就能说出:先叙事后说理。并在引导过程中告诉学生:说理一定要和所举的例子有关联。并教会学生用哪些词把事例和说理关联起来,渗透写作方法,为后面练笔做铺垫。接着毛老师又抛出一个问题“这三个故事在叙事和说理上有什么不同之处?”让孩子自己去发现所举事例要有典型性,写作时可以运用引用、比喻等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事例必须为观点服务”这个写作思想。毛老师这个环节讲得很扎实,让我惊叹的是,毛老师能根据孩子们的回答紧扣主题逐步引导,水到渠成。所以,最后一个教学环节“练写”,孩子们处理信息时障碍就少多了,孩子们也能根据毛老师所教的方法,基本掌握了议论文的写作精髓。
总之,毛老师这节课不仅让学生收到了语言文字的情感熏陶,又使学生初步掌握了议论文的一般写作方法,整节课自然流畅,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一堂示范性好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