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备课记录
活动时间
|
2018.6.6
|
活动地点
|
科学办
|
主持人
|
殷霙
|
|||||||||||
课例内容
|
交流
|
主备人
|
江建君
|
记录员
|
陈冲
|
|||||||||||
参加人员
|
殷霙奚丽群江建君陈冲
|
|||||||||||||||
教材分析
|
本课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内容:1、知道什么是交流,交流的方式有哪些。2、以图表交流的方式为例,了解采用什么样的交流方式是合适的交流方式。3、学习用“辩论”的方式进行交流,懂得辩论的实际意义。4、学习写辩论稿。
在学习本课前,学生在探究科学的学习中,已经有意识的根据学习的内容进行生与生之间的交流,进行师生之间的交流,进行与家长、亲人之间的交流,进行与社会中各类学者和专家的交流等等,因此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交流经验和技巧(但是还没有受过专门、系统的方法训练)。因此,我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和实际接受能力,这样处理教材内容:首先在学习什么是交流以及交流的方式时,我以学生们耳熟能详的科学家牛顿与七色光的研究,来引导学生懂得什么是交流以及交流的意义。这个实例既比较典型,又有利于学生理解交流的含义。同时又可以通过科学家牛顿的实物演示方式,引导学生联想到科学学习中使用过的交流方式。其次在通过学习用辩论的交流方式,使学生的交流技能在课堂得以实践和体现,学生也会体会到交流的意义和乐趣。最后以辩论稿的形式,拓展学生交流的思维和视野。
|
|||||||||||||||
教学目标
|
过程与方法:
*能够参与辩论活动,能写出一篇辩论稿。能够正确理解统计图表。
知识与技能:
*了解科学家采用的多种交流活动,理解交流的含义。
知道选择交流方式的标准是符合科学事实、方便别人理解。知道用文字、图表、模型和进行辩论是常见的科学辩论方法。知道怎样辩论和写辩论稿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愿意向科学家学习。愿意就科学问题展开辩论。以中立的客观立场倾听和记录正反两方的意见。
|
|||||||||||||||
教学重难点
|
了解科学家采用的多种交流活动,理解交流的含义。
知道选择交流方式的标准是符合科学事实、方便别人理解。知道用文字、图表、模型和进行辩论是常见的科学辩论方法。知道怎样辩论和写辩论稿的方法。
|
|||||||||||||||
教学媒体
|
课件
|
|||||||||||||||
教学过程(简要)
|
|
|||||||||||||||
各抒己见
(大家谈)
|
奚丽群:这一部分是第五版的苏联版本的科学的最后一章,通常最后一章是关于学习的学习方法。通过本部分的研究希望学生能够理解,科学研究工作不是一个人自己的活动,而是经常需要与他人沟通,并理解一些交流方法,如:描述,讨论,辩论,海报和其他通信方式。在知识的知识往往不如学生自己总结的知识那么好,给学生介绍这些种沟通方法准备当学生可以使用这些方法来沟通,如:描述方法准备问题是学生要展示披头士的几张照片请描述一个语言的学生,让其他学生猜测他在活动中描述的内容,在学生总结之后,语言的描述必须准确,以便学生理解经验这些方法在通信中的作用。事实上,其他科目中的交换方法经常被使用,所以最后一个学生联系他们的正常生活并学习谈论这些通信方法的应用,学生们都非常好的联系。
殷霙:动手与动脑结合,过程与结果并重本册教材中有许多动手做的内容,科学教师要做好充足的准备,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动起来。不仅要动手,更要动脑,要做到心灵手巧
陈冲:交流是学生需要掌握的一项重要科学探究技能,同时又与质疑有着紧密的联系。爱尔兰作家萧伯纳曾经说过: “如果你有一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那么我们每人仍旧只有一个苹果;如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彼此交换,那么我们每个人就有两个思想。”可见交流的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