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教育科研>>课题网站>>教师成长平台>>集体备课>>语文>>一语>>文章内容
《荷叶圆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沈恬)
发布日期:2018年06月22日     点击次数:     录入者:吴阳     来源:本站原创

【教材分析】

《荷叶圆圆》是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全文语句优美,也是一篇轻快活泼的散文诗。学习这篇课文会让人感受到充满童趣的夏天,感受到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和小鱼儿快乐的心情。

【教学理念】

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给予每个学生最大限制的发展机会。这节课教学是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展开教学,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领学生自读自悟。指导学生多种识字方法,教学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以学生自己对课文内容的领悟取代统一的答案,以学生自己的感性体验取代整齐化一的理解指导。整个过程为张扬学生个性灵性服务。

【设计思路】

    在教学中,以读为本,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和悟,来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受、领悟与表达能力,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指导多种识字方法,并会运用生字,达到对知识的内化,加深对知识的记忆和运用,达到知识的外化。使整个过程体现自主的学习方式,并可以留下足够的空间,为学生张扬个性。

课时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正确书写“朵、我、美”三个字。

2、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感悟课文内容,初步感受夏天的美丽,在阅读中积累语言。

教学重点:识字与写字,读通课文。

教学难点:初步感受夏天的美丽,激发对大自然、对美的向往,初步树立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教学资源】

     与课文相关联的一些网络资源,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教科书,自制课件。

【教学策略】

      1、课堂中主要运用多媒体课件,图文对照,在教学中,让学生在读中感知、感悟课文。以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引领学生主动学习课文,引导角色转换,发挥想象,体验情感,初步感受夏天的美丽,激发对大自然、对美的向往,初步树立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2、合作交流的识字方式。读、看、讲   写结合,培养语言表达能力,提高阅读写字能力,加强读写结合。

教学流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学习“荷”字,给“荷”组词说话,并说说你是怎么记住它的?

   (设计意图:首先我创设情境,引入课题揭示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荷叶的喜爱之情。)

 二、老师范读课文,学生一边跟老师不出声地读,一边想:课文中都有谁喜欢这圆圆的绿绿的荷叶?

三、自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自读提示:

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2、边读边想:课文中写到荷叶的好伙伴分别是谁?他们都把荷叶当成了什么?

四、检查自读收获。

1、出示句子,让学生读,并指导读,及时纠错和评价。

2、出示词语,指名读,分组读,并纠错。

3、猜一猜,巩固生字。

4、抽读生字,交流识字方法。穿插游戏:“蹲、停、摇、嘻”学生一人读字,一人做出相应动作。

5、正确区别运用“篮”和“蓝”,进行巩固练习。

6、交流并回答:课文中写到荷叶的好朋友分别是谁?他们都把荷叶当成了什么?

(设计意图:一方面调动学生识字的兴趣,另一方面巩固已学过的生字,指导学生善于总结识字方法,鼓励学生用更多更好的识字方法去识记更多的汉字。)

(在教学中,我也认准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的原则,把识字、解词、读句、学文有机地结合起来,感悟荷叶的美丽和夏天的快乐情趣。)

(五)再读课文,读通读顺课文内容并积累文中优美的语句。

(六)写字指导

 1、认真观察“朵、我、美”三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寻找字的关键笔画。

 2、教师范写,强调重点笔画。

 3、学生先描红,然后练写再评议。

 4、给字组词说话。

(七)课堂回顾总结:学了课文,你有什么新的收获?学生说后教师补充总结。

(八)拓展阅读

  拓展阅读《夏季的早晨》。

写话练习:荷叶还是谁的什么?他们会对荷叶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请仿照课文你喜欢的自然段来写一写。

附:板书设计

                 荷叶圆圆

小水珠                      (躺) 摇篮

小蜻蜓     张贴圆圆的荷叶图 (立) 停机坪

小青蛙                      (蹲) 歌台

小鱼儿                      (躲)凉伞

(设计意图:本课的板书设计,我采用了图文结合的方式,即是对课文的重点一种梳理和总结,同时又以直观的美感吸引了学生,符合低年级学龄儿童的审美情趣。)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横山桥镇吴家村2号    邮编:213119    电子邮箱:wjhsqxx@163.com    联系电话:0519-860171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