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期末复习课
一、精心引导学生梳理。
1、查漏补缺。复习课必须针对知识的重点、学习的难点、学生的弱点,引导学生按一定的标准把有关知识进行整理、分类、综合,这样才能搞清楚来龙去脉。
2、放手让学生自主梳理。
教学时放手让学生整理知识,形成各异、互助评价,开展争辨。这样有利于主体性的发挥,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体验成功,同时也可以培养他们的概括能力。
3、鼓励主体梳理,引导主体提升。
“梳理”是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梳理、归纳,帮助学生理清知识线,分清解题思路,弄清各种解题方法联系的过程。要根据学生的回忆,进行从点到线、由线及面的总结,做到以一点或一题串一线、联一面,特别是要注意知识间纵横向联系和比较,构建知识网络。要教会学生归纳、总结的方法。在帮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时,可以根据复习内容教学信息容量的多少,分项、分步进行整理。“梳理”的过程是沟通的过程,是将所学知识前后贯通,把知识进行泛化的过程。是复习课的鲜明特征。
二、精心设计练心拓展
选择有针对性、典型性、启发性和系统性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练习。紧扣基本训练,形成熟练的基本技能,同时,还适当加强变式训练、逆向思维训练和带有一定程度的综合训练。在选例与练习设计中,努力通过变式、逆向和综合训练来强本固基,发展思维能力,提高复习效率。通过练习,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练习时,可通过题组的形式呈现练习内容,内容要注意算理、规律或知识技能、知识的纵横联系,抓一题多解或一题多变,做到举一反三,使学生通过练习不断受到启发,在练习中进一步形成知识结构。在练习设计中,可通过典型多样的练习,帮助系统整理;设计对比练习,帮助沟通与辩析;设计综合发展练习,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发展。
复习课既不是讲授课,也不同于练习课,而是对学生所学过的知识和技能得以重现,薄弱环节得以巩固,将知识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的过程。所以,复习课可以上得形式多样,亦可以上得趣味横生。复习课不仅仅只是对学生所掌握知识的查漏补缺,同时也是弥补我们当时讲课时忽略的地方,让我们知道了平时讲课应该注意的问题,更是对自己教学工作的一个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