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学生心尖上
石玲
有人说:“教师本来就是在学生心尖上行走的人,稍有不慎便会贻误一颗心、一个生命,关注每一个细节,就是关爱每一个生命。”
一、从细小处宽容学生
我们都是当个孩子的人,小时候当自己犯了错误时,总是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期盼着家长或者老师的宽容和谅解,当得到宽容时,会有一种彻骨的高兴,对做出谅解的人是加倍的尊敬,反之则是恐惧与憎恨,逐步还会发展为逆反。作为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老师更需要学会理解和宽容学生。学生会把你对他的宽容当成一种动力。
这学期开学不久,一个课间,一群女同学扭着一个男同学来找我,说他把一个女同学打哭了,问原因,是因为一个女同学在他写作业时碰了他,把作业给弄脏了。这也是一位问题孩子,脾气很暴躁,别人稍有不慎他就爱动手,这样的事我都“修理”过他好多次了,道歉呀,写保证呀,可都无济于事,我想用老方法不行我得想个法子才对,我把那群看热闹的孩子打发走后,他耷拉着脑袋,从他的眼神看出不像以前那么害怕,像是做出了挨批评的心理准备。可我并没有像以往那样发火,我知道稍有不慎这个孩子将会把他推向我的对立面,成为班上的“老油条”。我拉起他的手摸了摸说:“你知道吗?这学期老师特别爱你,因为你每天早上都主动扫地,比好多同学都能干。”听到这里他有了些放松,我又接着说,“你是男子汉不要给女子汉一般见识。”听到我说“女子汉”他扑哧笑了,我也笑了说:“你看男子汉和女子汉就是不一样,男子汉心胸应该更宽广,你说是不是?”他点了点头。我顺手将我办公桌上一个孩子给我的一颗糖放到了他手心里,他连声说:“谢谢老师!”“自己找机会给女同学道歉。”我拍了拍他的肩膀让他上课去。我没有深究,也没有讲打人的坏处,更没有让他找自己不对的地方。他拿着糖心情愉快的走出了办公室。从那以后,没有人反映过他打人了。
孩子总是在犯错误中长大,不犯错误他还是孩子吗?孩子的逆反就是在一次次武力下逐步形成的。特别是对小学生,老师的一言一行都传达着教育信息,教师适时的宽容,会挽救一个孩子。
二、在细心中呵护学生
有一位专家说过:孩子的心就像一块玻璃,透明又易碎。是的,孩子的心理是那样明净、清澈,没有一点杂质,但他又显得那样脆弱,稍有不慎碎后难缝。作为教师,特别是一位班主任更应该随时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随时释放孩子的心理压力。
一年一度的秋季运动会开始了,下午是跳绳比赛,运动员们也抓紧时间训练,等我吃完中午饭到教室时,他们已经是满头大汗,我立即叫他们停止训练,其中有一个叫石广震的就是不肯放弃,以练跳绳为名,顺便“自由”一会儿,一会单摇一会双摇,好像有使不完的力气。别人比赛的时候,他也跟着跳,我派过好几个同学叫他休息一会儿,不然比赛时没力气了,我也亲自请过他休息。叫他时,停下来,一会又开始跳了。终于轮到我们班运动员上场了,他做好了充分准备,跃跃欲试,没想到没跳几个就歇了,绳子和脚总是不能同步,分明是没体力,坚持不下来了,一分钟的跳绳就在这样跳跳歇歇中结束了。一听裁判报告120个,是我们全班乃至全年级最少的,他垂头丧气地回到座位上一言不发,呆呆的坐在那里,好像丢了魂似的,同学们都在表扬两个男女冠军,偶尔有同学指指点点,他仍然没动,眼泪包在眼睛里打转,没有人理他,他好像是多余的一样,同学们的欢呼声打闹声好像都与他无关,我一直在观察他,他连姿势都没动一下。我虽没有进入他的内心,但我知道,他幼小的心灵正在忍受一种莫名的痛苦,失败让他丢掉了自尊,在跳绳中他可是我们班的种子选手啊,遭到如此惨败,哪有脸面可言,恨不得把脸抹在衣兜里,自己又找不到怪罪的人。我看了近10分钟左右,走到他的对面坐下来,摸摸他的头说:“怎么了?是不是心里很难受?没事,是不是想到没听老师的话?”他点了点头,眼泪流了出来,“能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就是收获,说不定比冠军更有用,上午踢毽子你都得了冠军的,为班级体争光了,哪个敢保证没失误呢?同学们一定会理解你的。”他的眼泪流像断了线的珠子,直往下掉。“振作点,后面还有比赛,争取把失去的找回来!”他答应了。毕竟是孩子,不一会儿又活蹦乱跳起来。在后来的青蛙过河和扔沙包中他表现都特别突出。
通过这件事我在想,如果没有我及时的疏导,我不敢想整过下午他将怎么过,一直闷闷不乐?还是沉默寡言?作为班主任时刻都应该关注孩子的内心,做到及时发现,及时疏导,孩子才可能真正健康发展。
著名教育家夏丐尊先生说:“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师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池之水,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也逃不了一个空虚。”充满爱的情感会在心灵之间传递,它会激起学生心中无穷的力量,并成为学生努力的动力。作为距离孩子心灵最近的人,我们班主任更应该学会在孩子心尖上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