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读后感
这一次看《立》开始了我对池莉的认识,看过简介,我不由得渴望读一读这本书。一方面是因为我刚刚进入教育者的角色,这段时间对此类书籍特别有感触,总想从别人的经历中探寻一点珍贵的经验,赋予自己新身份一点力量;另一方面是我愿意相信一个母亲所写的文字,那里面倾含着为人母者点点滴滴的真挚爱意,也融入了全心全意的殷切期盼,丝毫作不得假。
不得不说,我真的很难想象池莉所描述的在她那个年代所经历的婚恋、生子。因为所谓的男女关系作风问题,池莉的丈夫便因莫须有的罪名遭到公安机关逮捕,花费三年时间打官司才把人放出来。90年代初出生的我懂得那时的生活艰难,却实在很难理解只不过是不敢公开的暧昧之情,就能搅出如此大的风波。幸好他们终究成了眷属,也在期盼中迎来了新生命。若非如此,便也不会有小亦池的诞生,和《立》的成书出版了。
而池莉的怀孕、生育、坐月子等竟然在婆、娘家都未曾得到半点重视和帮助,到底是多大的罪令亲情如此冷漠,生活在21世纪的我从小就生活在长辈们的疼爱中,很难想象人生如此大事,却没有家人的关怀和照顾。孕和育亦池几乎全靠她自己摸索、支撑。如果没有倔强而骄傲的灵魂,如何能撑得起一个女子娇弱的身躯,去面对这个世界的寒凉?我想,正是由于这种种的苦难,以及这么坚强的母亲,才灌注给亦池不一样的性格品质,使她获得了通俗意义上某种程度的成功。
亦池自小就显露出不同于一般小孩子的品性。早敏早慧的她从幼儿园的入学、升中考、到留学C.C中学到UCL大学再到LSE读研,在她24岁人生的每一个重要关刻,都参与或自行决定选择了自己的人生路。她的文静温和中透露着一股坚毅果敢,而她的聪敏和才气也在她的勤奋努力下得到发展和发挥。她的画作和翻译作品都有不俗的功力,她的学有所成是池莉最大的骄傲和安慰。
池莉毫不避讳地大加赞赏亦池,女儿的每一个成长细节在母亲眼里都是那么的与众不同。或许有人会说,哪有专门写一本书用来吹捧自己的女儿的?但我想说,哪个孩子在自己的母亲眼里不是最可爱最棒的!如果孩子身上确实存在值得褒扬的优长之处,难道做为母亲不能表达自己满心的骄傲和深切的爱吗?为人母者其实都一样,只是有些人把这份骄傲话与亲友,有些人可以通过书写宣示,但说到底,都是爱。
池莉的笔端细腻又犀利,激情又理性,真实客观又富于意蕴,从小生命的孕育开始,到与孩子共度所有岁月,直至孩子毕业于世界一流大学,顺利踏上社会;池莉不仅以母亲写女儿,还写女儿怎样成就母亲。她们母女用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共同成长,即抵抗了沉重的应试教育,也赢得了大众意义上的成功。通过池莉的娓娓讲述,我们看到:爱本身就是教育。
人生根本没有一条整齐划一的起跑线,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世界,父母得用心爱孩子,悉心发现孩子的性格、兴趣和才能,分享他生长的每一个阶段以及时时刻刻,营造一种更为亲密更为知心更为自由平等相互尊重的生活方式,孩子才有可能健康成长,立于不败之地。
所以我觉得《立》的看点颇多:1. 著名作家池莉24年情感积淀,暌违5年全心抒写,首次深情讲述与女儿共同成长经历!书中说:“我希望我的女儿,首先能够从真实不虚的生活中懂得生命意义,懂得敬重生命是世间最大的物事,懂的专业知识的学习其实就包括敬重生命。如果她慢慢懂得了衣食是一种大事,勤俭是一种美德,心静是一种大气,宽容是一种真爱,知晓是一种最好,那天下还有什么功课她拿不到A的呢?一辈子的幸福和快乐不就随时随地都正在降临她的身心吗?”
2. 一部饱含母女深情的大爱之作!温暖的文字,继《目送》后,华语世界又一部跨两代人共读的成长之书!池莉的笔端细腻又犀利,激情又理性,真实客观又富于意蕴,从小生命的孕育开始,到与孩子共度所有岁月,直至孩子毕业于世界一流大学,顺利踏上社会;池莉不仅以母亲写女儿,还写女儿怎样成就母亲。她们母女用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共同成长,即抵抗了沉重的应试教育,也赢得了大众意义上的成功。通过池莉的娓娓讲述,我们看到:爱本身就是教育。
3. 翻开《立》,聆听著名作家池莉与女儿的共同成长经历,感受两代人的生活、世界和心灵,一起分享成长的乐趣和教育的心得!池莉对当今中国教育体制的质疑,她摒弃国内的教育模式,以自己的方式将女儿教入世界一流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该校培养出了克林顿、布莱尔、安南、曼德拉、索罗斯及1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池莉提出:最好的教育,其实是一种生活方式的。最有效的教育其实就是一种生活方式。只有营造了一个更为亲密更为知心更为自由平等相互尊重的生活方式,孩子才有可能健康成长,立于不败之地——毕竟,这就是天下父母心。
我觉得亦池的成功在于她强大的主动性,她决定了的事情,便会全力以赴。有了主动地,自主学习的能力,无论是在哪个人生的战场上,她都坦然前进。而父母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主能力、主动性,成为了最重要的课题。池莉本身就在没有家人过分照顾与疼爱的情况下生下亦池,开始新的生活,母亲的独立与自主给了孩子最好的教育,是孩子努力地榜样。最好的教育是榜样教育,父母是孩子永远的老师,虽然他们并不承担专业的教学工作,但生活中的点滴行为与表达都对孩子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在亦池成功的背后绝少不了母亲的坚强与自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