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们,润物细无声
空闲时间翻阅了学校下发的《教育原来如此美好》,其中《教育孩子们,润物细无声》中十则故事启迪着我,让我受益匪浅。
十则故事,分别是良好的习惯、读书广场、让签证官感动、为他人着想、礼仪、我的祖国好、学会赞美、孩子爱劳动、自己爬起来、其实,孩子是爱学习的。读着这些小故事,还时不时联想自己作为老师或作为家长的一些做法,比较异同,反思差距。接下来谈谈读了《良好习惯》和《自己爬起来》的故事的感想。
每次值周时,你会发现低年级学生礼貌很好,会主动跟老师打招呼,年级越高打招呼的学生越少,有时自己班的学生看见了当做视而不见,甚至绕道而过,想想现在的教育怎么了?难道孩子们就只会读书了吗?这些简单的文明用语都忘记啦?看了“良好的习惯”这篇小故事,我找到了问题所在:现在我们教师在教育学生讲文明、懂礼貌时,大多数是口头教育,“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很难体现。在校园里同事之间打交道习以为常,但也不免就算同事看上去就像陌生人,再看学生与老师之间,一般学生会主动与老师打招呼,但很少看到老师会主动与学生问好,所以文明用语的习惯很难养成。
谁都喜欢文明人。文明人不是说教出来的,很大程度上是影响出来的,尤其是家长对孩子们的影响,老师对学生的影响,在潜移默化之中,在“润物细无声”中的影响有巨大的力量。
《自己爬起来》这篇文章在报纸上经常看到,孩子摔倒了鼓励孩子自己爬起来,可是“一个苹果”的故事让我深思了许久,在家若有一个苹果毫不犹豫会给孩子吃,久而久之,我发现孩子认为所有的事情就来的那么轻而易举,越来越不珍惜自己所得,更不会谦让,这让我做妈妈的很是痛心。其实作为母亲,母爱在细节中,成长在细节中,成功在细节中。人们常说,一个伟大的事业后边,有一位伟大的女性,她就是妈妈。
教育孩子,就应该像“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多么好的感觉。教育孩子似春风,似细雨,滋润这孩子们,会有多少孩子,像春天的禾苗,茁壮成长,健康成长,幸福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