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教育科研>>课题网站>>教师成长平台>>读书笔记>>二年级级部>>文章内容
9月读书笔记
发布日期:2018年10月08日     点击次数:     录入者:鲍莉     来源:本站原创

 开学第一个月,我抽空阅读了上海市物理特级教师常生龙老师《给教师的5把钥匙》阅读后的我收获匪浅。

在《自序.做更好的自己》中,作者根据自己的成长经历,给大家推荐了五把钥匙:拔高一层看教育;千方百计提升自己;有一颗学生的心;遵循学习的规律;保持积极的心态。这些话题贴近教师实际,容易引发共鸣。

第一把钥匙和第四把钥匙:拔高一层看教育、遵循学习的规律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当我们不时为教育问题而感到困惑时,应该站在更高的地方来看教育:既要放眼向前看,了解把握教育改革的新动向,发展的新思路,进一步明确自己前行的方向,坚定前行的步伐;又要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来施教,使教育真正基于学生的需求而唤醒其内在的发展意愿、发展动力,促进其自主发展。

第二把钥匙和第五把钥匙:千方百计提升自己、保持积极的心态

“千方百计提升自己”和“保持积极的心态”则是对教师自身素养提出的要求。教师要想成为学生喜欢的好老师,需要在教育教学岗位上持续不断地修炼。

对于好教师这四点共同特质是不可磨灭的:目中有人、明确责任、整合资源、专心致志。在今后教师在自我成长的过程中需要关注三个方面:教师是成长的个体、教师是团队的一员、教师是研修的主力。同时保持积极的心态,自觉地走在成长的道路上也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把钥匙:有一颗学生的心

所指的正是教师的儿童立场,儿童立场是教育的首要立场。“情境教育”的创始人李吉林老师称自己为“长大的儿童”,她说,“儿童的眼睛,儿童的情感,儿童的心理构筑了我的内心世界”。教师坚守儿童立场,才能站在儿童的角度来认识教育、反思教育,使教育更好地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认真研究学生,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找到基于学生文化背景而又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的施教策略,这样的教育才是“润物细无声”的教育。

要有一颗学生的心,教师不能高高在上,以为自己就是权威,可以对学生任意指示,肆意指责,毫无顾忌的放任自己的情绪,这样的话一定会适得其反。相反,我们更应该以平和的姿态对待学生,多与学生沟通交流。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横山桥镇吴家村2号    邮编:213119    电子邮箱:wjhsqxx@163.com    联系电话:0519-860171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