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前栀子花开的季节,我在南京金陵中学附小执教了苏少版综合实践活动省级研讨课,往事一幕幕,记忆就像那风筝的线绳飘飘悠悠,一下子把我带回了那时那刻。清楚记得展示课前我反复试教了8次,每一次试教后应运而生的迷惘、煎熬、艰辛,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懂。展示当天,三年级的孩子全身心地投入分类、整理书包,下课后迟迟不愿离开课堂。钱主任转述萌娃们的金句“原来综合实践活动课这么有趣,我喜欢这样的课。”他说仅凭这一句话,就远胜成人模式化的评价。那一刻,先前磨课、改课的压力与纠结统统化为乌有。
时隔四年,金秋十月,再次执教苏少版综合实践活动省级观摩课,同样是三年级,同样的过程,却有不同的体验。学做小小按摩师,是一节职业体验课。职业体验是《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所规定的四种主要活动方式之一,在本质上它体现的是职业与教育的关系,也是学校教育回应社会发展对于人才培养规格和培养模式发生变化的一种体现。从备课到试教,前后经历了10稿,我始终保持一颗敬畏心,购买按摩典籍潜心研读,对照图例琢磨按摩过程,亲自体验按摩效果。这个过程着实让我自学进修了一回,弥补了自己知识储备的短板。这次观摩课一共试教4次,比四年前减少一半次数,其余时间则是站在学生立场,理性冷静地处理教学环节,寻求适切的教学方法。磨课路上,感谢一众温暖有爱的亲友,是他们的鼓励、支持、帮助,才让我坦然面对这节课。第一次试教后,师傅钱新建主任提出了几点意见和建议,解决了我的困惑。马春红和张黄婷两位老师是我的精神支柱,全程参与试上过程,为了助我打磨每个环节,她们更是出谋划策,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茅雨老师是媒体支撑,每次改稿后,PPT也要随之修改,我的文本改几稿她的PPT就改几稿。为了给学生提供颈椎按摩步骤,更是请来陈秋琴和姚秋萍两位老师充当模特,一次不行再来一次,她们不厌其烦的敬业精神令我感动。学校总务处提供的资料袋不合要求,学生家长知道后自行购买了悄悄送到办公室。去青龙实验小学熟悉场地和学生时,三5班班主任陈老师,一个退休返聘的老教师,替我所想,事事为我考虑并妥妥安排到位,内心暖暖的。为了解决人像投屏和希沃传输的技术问题,对方分管教学的曹校长跑前跑后,请来几波老师为我服务。那一句“有什么要求尽管跟我说,我们一定满足你,并解决到位”瞬间抚平了我内心的不安,升腾起宾至如归的感觉。此外,学校领导,办公室同事,知己们的祝福与鼓劲,都让我能量满满。
一路前行,有这样一众亲友的扶持与帮助,我是幸福的,快乐的。当拿到盖有省教研室公章的证书时,内心无比平静。相比之下,依托这节课结识或交往的新朋旧友,让我满怀感动。磨课过程的思考与升华,令我满心欢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