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物体》第一课时的教学反思
是云华
《观察物体》,是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必要基础,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是让学生初步了解从不同位置观察用一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初步体会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学生无论选择了哪个观察点,观察到的都只是物体的其中一部分,观察点不同,看到的形状也是不同的。只有把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形状也是不同的。只有把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形状进行综合,才会形成这个物体的完整表象。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设计并安排了两个层次与水平不同的观察活动,一是实物观察,如观察投票箱和各种不同的玩具实物以及我们身边随时可见的文具盒,让学生亲身经历了“观察实物——初步感知——形成视觉表象”的过程,从而体会到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二是图形观察,在课堂中分别为学生呈现了“练一练”中的两幅图,通过画面进行空间想象,从而判断出他们各自看到的物体形状和颜色。同时也安排了两种不同层次的活动,首先是本位观察,即学生在一个固定的位置观察实物,形成在这个特定角度看到物体形状的表象;其次是和换位观察,验证猜想,得到从不同角度看到物体形状可能是不同的这样一个结论,培养学生认识事物的全面性。
在4班教学的过程中,利用文具观察时问题不大,但是在练习时发现对于一本平放在桌面上的《新华字典》,观察的前面和上面搞混淆了。所以在3班教学时,直接利用数学书平放在课桌上进行观察,重点比较上面和前面,再把书拿起来在观察上面和前面,比较两次的不同,思考为什么会不同?突出观察的要求:一定要站到物体相应的面,蹲下来与视线水平时进行观察。
一节课下来,大部分学生都能对事物进行简单的观察。由这些观察的方法和注意点,到后面的学习中,学生学习起来应该比较顺手,思维的正迁移可以带动孩子的理解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