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教育科研>>课题网站>>教师成长平台>>读书笔记>>六年级级部>>文章内容
《以平等培养平等》读后感
发布日期:2018年10月30日     点击次数:     录入者:赵菊华     来源:本站原创

 《以平等培养平等》读后感

横山桥中心小学   赵菊华

今天在校读了学校发的一本书中的《以平等培养平等》的这样一篇文章,感受颇深。李老师这样写道:我们这里所说的培养学生的平等意识,主要是说人与人之间人格的平等,努力使学生既尊重自己,同时又尊重他人。在日常生活中善于交往,善于发现,与人合作,这也是学生以后走向社会的立足之本。李镇西老师从以下四方面作出了很好的回答。

一、   应积极营造一个平等和谐的班级人文关系氛围。

同学之间能互相尊重、真诚友好、平等相处。同学们一起讨论问题,一起去游玩。课堂上一起交流、小组合作……让学生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体会到平等,品味到成功的快乐。这样学生才能感受到班级集体的温暖,我们班集体才有凝聚力和向心力,也才会有战斗力。 

二、   建立一种互相尊重、心灵相通的新型的师生关系。

教师应积极的培养互相尊重、心灵相通的新型师生关系。李老师这样说:1、我这里所说的的师生平等,主要是指学生在尊严上不分贵贱,人格上互相尊重,思想互相交流。2、师生的主客体关系并非是绝对的。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一种互相教育、互相影响、互相感染互相“征服”的关系。古人也曾这样说道:师不必贤于弟子。有了这些教育思想,我们就更应与学生之间互相沟通、互相学习,共同探究一些问题,这样的课堂怎么会不热闹,怎么会不平等呢?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怎么会不得到最大程度的彰显和发挥呢?

新型的课堂应是与学生共同探究、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在完成这一过程中,我们一定会遇到一些实际问题,甚至我们不能解决的困难。我们应与学生一起交流认识、探究问题、争鸣观点。此时的师生应是平等的,我们甚至可以大胆地说“我不会”,让学生感到老师也是人。 这样就构建了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才会把你当作知心朋友,我们的课堂才会更有向心力,才能达到一种水乳交融的最佳境界。

三、   班级管理变“人治”为“法治”,纪律面前人人平等。

培养学生的平等意识,更为突出的是体现在我们的班级管理中。让学生民主推荐班干部;班会课是民主生活会,不是老师的一会堂;对班级学生的表扬与批评让学生说了算。这样我们的学生就感到了教育的公平,这样也才能培养学生的正义感和责任心。学生有了平等意识,班级的氛围就和谐了。

四、   培养学生的主人翁精神,让学生尝试参与社会事务。

  李老师这样给我们做出了榜样,就是教师要善于为学生创造一些班级以外的参与活动,不仅能使学生获得能力锻炼,而且会使学生把平等、民主这些初相的概念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例如,在进行队列队形比赛中,学生互相鼓励、互相约束、严格要求自己,把集体荣誉放在首位。最后效果很好。这样的活动使师生的关系融洽了,我们的教育教学任务也就更顺利更出色地完成了。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横山桥镇吴家村2号    邮编:213119    电子邮箱:wjhsqxx@163.com    联系电话:0519-860171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