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最优化要转化成学习的最优化
《学会生存》一书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世界教育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终身学习。终身学习,即终生学习。终生学习是人们对知识一生的享用。
那怎样才能引导学生学习呢?材料中指出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对学生的学习指导,并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现在的教学长期存在的管教不管导的缺欠,课堂教学的弊端表现为重“教”不重“学”,重“知”不重“思”的扭曲性,由老师满堂灌输,不让学生“实践”的强制性。面对现在的现状,我们有必要想点策略改变一下,接下来我结合看的书谈谈怎样引导学生学习。
第一、明确学习指导的目的。
我们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掌握学习指导的方法步骤,探索学习指导的方法步骤,探索学习指导的规律,提高教书育人的能力。小学阶段的学习指导是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初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了解、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第二、知道学习指导的内容
学习指导是指教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道德、学习心理、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环节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指导,并使其内化、升华,从而使学生有效地掌握知识,提升智慧,形成品质。首先要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接着学习方法的指导,在平时的教学中就要渗透一些方法,比如在数学中,在教学《分数乘分数》这一课时,先通过折纸体会这张纸的二分之一乘二分之一,二分之一乘四分之三,并通过折纸知道它们的结果,再猜想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提出到底对不对呢?引出学生自己验证,最后得出结论。在这教学环节中,我们渗透的数学方法是:猜想、验证、得出结论。平时的教学若都有数学方法的渗透,久而久之,就帮助了学生掌握了一般的学习方法。
第三、明白学习指导的原则
如果课堂教学满堂灌、一言堂,学习指导就没有意义。课堂教学一定要让学生自己去学习,让学生读、说、写、练、讨论、实验、探究、社会调研、网上查阅等等。我们平时的课堂,有的老师为了更快的完成作业,经常直接教学知识,缺失自己的思考,时间一长,孩子就不会自己思考,只会跟着老师的思路走走。
作为一线教师,我们要明确,未来的世界所需要的绝不是通过一级又一级考试走出来的人,机会给那些能够不断地对自己和高于自己的人说出一个个精彩的“不”的人,是那些富有创新意识和持久的建设心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