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教育科研>>课题网站>>教师成长平台>>读书笔记>>三年级级部>>文章内容
2018.10读书笔记
发布日期:2018年10月30日     点击次数:     录入者:李婷旭     来源:本站原创

 

读《心平气和一年级》有感
教育是润物无声的美丽缓慢的事业;从容是一切教育工作者必备的心态。有幸拜读了薛瑞萍老师写的《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这本书后,我深切地体会到我们在教育教学中一定要:学会从容,心平气和。所有教小学教师的人肯定都会有这个感受:小学一年级是最难教的!那些刚刚从幼儿园走进小学校园的孩子,要离开幼儿园那个以游戏为主的教育环境,开始规规矩矩地接受课堂教育,要想教好他们,让他们开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引导他们学会思考,掌握课文里的基本知识,是很有难度的。但薛老师的经验告诉我们:只要有爱心,只要愿意在教学岗位上认真负责地探索和实践,就可能达到理想的目标。
    一年级刚入学的常规教育很重要,当我们面对一年级的孩子的时候,就希望他们急速的成长起来,恨不得今天上学明天就学会了怎样学习。但是开学初,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薛老师只强调“安静”一条。薛老师特别注重给孩子营造一个安静的环境氛围。“现在我们安静下来,我们变成了一块石头,我的头不动了,我的肩放平了,我的身子静下来了,我的手不动了,我的脚不动了,我像块石头。现在我点到谁的名,请你拿好自己的东西到门口去排队”。老师点名字的声音越来越轻,薛老师自己在课堂的说话声音都是轻柔动听的,这样时间长了,孩子们个个都是轻声慢语。等这条稳定的时候,在慢慢地潜移默化。这样孩子就会慢慢适应了小学的生活。只有静,才适合读书,适合思考,适合孩子的成长。“一年级的好处是看见孩子一天跟一天不一样,真有成就感。”说得多好啊!把我们的那种眼中只有典型差生的思想去掉,尽量放大孩子们身上的优点,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孩子,我们才能心平气和。
    在薛老师的教育观里,“静”是她特别培养学生的。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只强调安静一条。等这条入孩子们的心,真正成为班规了,再提其他的。样样都抓,必定样样抓不起来。她的课上有音乐帮孩子们调剂身心。孩子做值日如果不干净,她会说:“不清洁就不清洁!我和孩子舒服就行。”多么可爱的一个老师,一个大朋友啊!虽然地面不干净的,但孩子的心灵是纯净的,因为有这样一个老师在引领着他们。
    讲课的时候我的声音尽量小,学生读书要求用心但轻声。反复表扬那些完成任务之后安静看书的孩子。我希望这样有意识地反复强调,能尽早让他们懂得静是好的。从前一个一个来跟前读,读正确了才回家。这种事情我现在不做了。我想蒙特梭利讲的品性涵养就是这样。上次年级组教研的时候,一个同事说,老师在课上教给学生知识,只占学生知识量的极少数。当时,这严重地打击过我的教学积极性。但现在想来知识是教不完的,重要的是你怎样通过教有限的知识,让孩子得到一种智慧,收获一种习惯,这才是最重要的,这就是“授人以渔”。
薛老师是因为爱孩子而做教师的,薛老师是因为爱读书而教孩子读书的。感动于她的每天大声朗读一小时,惊讶于他们那群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大量地、高品位地读;自由地、诚实地抒写;勇敢地、大胆地思考——这,就是我磕磕碰碰一路走来的、越来越坚定的语文学习之道。” 这就是书的作者薛瑞萍的一句话。薛瑞萍老师认为“一日不读书,则语言无味,面目可憎。”因此,读书要从娃娃抓起。当孩子们刚学习完拼音,薛老师带领她的一群孩子和家长,坚持了大量的课外阅读。开始了每日一句的日记练习。让他们尽早培养起良好的阅读习惯。刚开始要求学生一天一篇儿歌的阅读量,大多数学生都能完成,优秀的学生已达到每日流畅朗读一篇二三百字的短文水平。正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多读书,读好书。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写作水平也能随之提高。我想这是值得我们强烈借鉴的。“良好的语感,对于个人来说,不仅有利于文学修养的培植,也可以让他从谈吐到内心变得温煦优雅。”这样真是品书啊!
读了《心平气和一年级》后,我突然觉得自己有了底气,因为我想:如果我们做教师的,做家长的,站在孩子的角度,细心地琢磨教育方法,认真和孩子沟通交流,我们会教育好孩子的。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横山桥镇吴家村2号    邮编:213119    电子邮箱:wjhsqxx@163.com    联系电话:0519-860171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