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教育科研>>课题网站>>教师成长平台>>教师随笔>>二年级级部>>文章内容
10月教学随笔
发布日期:2018年11月01日     点击次数:     录入者:鲍莉     来源:本站原创

 这个月,我上了一堂《认识多边形》的考核课,这节课的内容比较简单,主要让学生认识多边形,知道通过数数边的条数可以判断是几边形。上完这堂课,我有几点感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的开始我把学生带入了参加图形王国舞会的场景,激发他们想要参加的欲望和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为得到舞会的入场券,他们信心满满地展开学习,为下面的探究作好准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亲身体验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认识多边形这一环节我通过学生自主找一找学过的图形与不熟悉的图形,进行自由分类这个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想一想,用自己的方法来分类,激发了学生主动探究的热情,最后学着样子按“边”的条数来分一分,初步体验到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边”的特征。最后,通过让学生画一画分一分、剪一剪、数一数等学习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强化了学生对多边形的感知。操作活动,让学生初步体验图形之间的联系。比赛又激了学生的创造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同学间的合作意识。在整个学习过程中, 孩子们动脑又动手,充分调动了学习兴趣,他们都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来,学得还比较顺利,对于知识点的掌握也很自然。

没有一节课是特别完美的,就像“人无完人”,这节课还是有些地方需要改进和反思的:

1、我觉得孩子学习图形,可以适当的放到生活中去操练,一来是充分利用生活中的素材,加强认识;二来也是减少纯数学的枯燥无味,给学习增加一些乐趣。所以课前我应该让学生去搜集了一些生活中的多边形的素材,让学生在学习之前先对多边形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二年级的学生纯粹凭想象学习几何图形,会觉得学习的有点吃力。但是如果通过一些生活中的场景的帮助,学生就能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点了,也可证明这样一句话:“生活是最好的老师”。

2在练习中我应该在剪一剪环节深挖下去,问一问“把下面每个图形都分成三角形,最少能分成几个?(出示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要让学生总结出方法“分的时候可以从一个顶点开始,每次分出一个三角形,就能使分到的三角形个数最少”。难度也许有些大,但是对于学生的思维发展是有帮助的。

3课的末尾我似乎忘记了让学生说说生活中看到的多边形,新授中表面是四边形的学生说得很好,但五边形、六边形学生不一定说的出来,所以我课结束时应收集一些生活中的多边形。数学学习并不局限于课堂,它应该由课堂走向课外,由书本走向生活。

    一次考核是对自己教学的检验, 是有价值的,值得回味、值得反思、值得进步之处,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扬长避短,不断总结教学得失,使各方面能力一次比一次有进步,一次比一次好。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横山桥镇吴家村2号    邮编:213119    电子邮箱:wjhsqxx@163.com    联系电话:0519-860171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