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教育科研>>课题网站>>教师成长平台>>读书笔记>>三年级级部>>文章内容
10月读书笔记
发布日期:2018年11月01日     点击次数:     录入者:张兰英     来源:本站原创

 

读《一间辽阔的教室》有感
张兰英
读着周老师笔下的一个个鲜活的故事或者她对某些书三言两语的引用或者感悟,内心生出不少感触。
一个孩子自从走进学堂,他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教室里度过的。教室里发生的事情无疑会给他现在和未来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理想的教室应该犹如家庭,是一个“温柔美丽的世界,成人所要做的,就是隔开周围的黑暗,保护他们这小小的世界”。可惜的是,教室和家庭都没有做到这点,所以,很多孩子生活在一种不安全的环境中,身心健康受到很大影响。就在几个月前,我生活的城市有好几个年龄不同的孩子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周春梅老师说“心灵储存的美多了,留给烦恼的空间自然就少了”,我们让孩子的内心充满了各种各样冷冰冰的知识,但却没有教会他们欣赏美,内心储存足够的美来对抗现实的恶。
毕业的学生回来聚会的时候再说起当年的经历,周老师说非功利的热爱,才能被孩子接受和铭记。的确如此,有些急功近利的老师并不能得到学生的尊重,靠威慑力制服学生的老师更是如此。往往,得不到关爱和快乐的孩子借捣蛋来获得别人的关注,而有了爱和快乐,孩子就不会以捣蛋来寻找快乐。目前的现状不得不令人担忧,
从学校到家庭,孩子们从一个笼子到另外一个笼子,童年就这样消失了。没有童年的人生往往就没有幸福快乐的成年。孩子的价值观念受环境影响。童年时期形成的价值观念,将会影响到他的一生。
审视我们的课堂,常常要在结束时来点总结,由“乐”引到“教”,或者在过程中念念不忘“教”,总想着“寓教于乐”,殊不知孩子们简单透亮的心灵,一下子就能识破了我们的心机,结果只能是“教”也没教好,还把“乐”给丢了。我们是该扪心自问:在学校和社会之间,在课堂和生活之间,我们究竟是在架设桥梁,还是构筑堡垒?
周老师说:“急于给学生一片天空,实际上还是给了他们一只鸟笼。有的鸟笼一眼就能看见,有的则装饰得很美,掩映在绿树丛中,不易发现。更可怕的是,明明给了学生鸟笼,还坚定地相信那就是天空,将自己和学生一并囚禁在鸟笼中,自得地歌唱。”难道不是如此吗?
教育是一种持续的唤醒,而阅读可以起到唤醒和对抗生命中沉重忧郁的作用。在文学经典里浸润过的孩子,会有明亮的眼睛和柔软善良的内心。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横山桥镇吴家村2号    邮编:213119    电子邮箱:wjhsqxx@163.com    联系电话:0519-860171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