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教育科研>>课题网站>>教师成长平台>>教师随笔>>二年级级部>>文章内容
10月随笔
发布日期:2018年11月12日     点击次数:     录入者:吴云贤     来源:本站原创

                       让教学内容走向深度 

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真正理解,依赖于对知识的数学实质、其体现的数学思想,以及对相关知识之间的区别和联系的理清。而实际上,很多时候,我们教师虽然注重了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让学生能通过自己的探究去获取知识,但因为自己对教材研读的不深刻,对每个知识的来龙去脉、知识间内在联系没有深刻的梳理和思考,使得学生只仅仅停留在粗浅的获得一些知识的表象,而未能再深度地引导学生去挖掘知识的本质。课堂上要游刃有余地带领学生去深度学习,教师自己心里首先得有一本明明白白的“深浅帐“,要学会究根觅本,不断提升自己的研读能力,在教学内容走向深度中带领学生萌生高阶思维。从不同年龄段、不同学年段学生的立场出发,对单元教材有整体的研读,在此基础上能以单元的视角去审视本课教材内容,相关知识内在联系挖掘,学生学情了解,不满足知识表面,不追求知识难度,注重“究根溯源”,做到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呈现结构化的材料,让学生在有深度的教学内容的学习中,悄然萌生真思考,发展深思维,融会贯通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发展综合能力。

在《认识平均分》的教学时,因为之前有进行加法、乘法的教学,再进行了平均分与除法的单元教材研读,几者之间的关系自然就梳理了出来:求总数,用加法;加法中几个相同的加数相加,也就是几个几相加,用乘法,即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运算;而平均分、除法,又恰恰与乘法相反,是在知道总数的情况下,按照每份一样多来分;平均分,和乘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乘法概念建立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对平均分的认识;同时后续在平均分学习的基础上进行的除法的教学,也是在不断建立着“每份一样多”的概念,再次感受到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而且在除法平均分的操作过程中,与减法的关系,也会悄然呈现,即连续减去几个相同的数直至结果为0,减去几个相同的数,商就为几。基于对这些关系的梳理,从复习、认识平均分的操作活动、平均分的相关练习等的设计,都着眼于“每份一样多”这个主轴而展开,要让学生切实体会到这个特点,而再由这个特点来沟通几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而且从随意分到平均分,从无序随意分到有序随意分,从无序平均分到有序平均分,如何让不是平均分的变成平均分,还有乘法与平均分的关系,单数、双数与平均分的关系,这些数学方法、数学思想,数学关系都恰当地融合在了教学内容中。教学内容的深度思考,给孩子带来的是学习的通透,真正“弄懂”,让孩子消除学习的畏难情绪,带着愉悦走入真思维。

站在学生的立场,以单元的视角、整合的理念以及适度的拓展来思考钻研教材,才能将学生真正带入深度学习,获得思考力的发展。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横山桥镇吴家村2号    邮编:213119    电子邮箱:wjhsqxx@163.com    联系电话:0519-860171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