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教育科研>>课题网站>>教师成长平台>>读书笔记>>四年级级部>>文章内容
《我在故宫修文物》读后感Ⅱ
发布日期:2018年11月27日     点击次数:     录入者:孙红霞     来源:本站原创

 

学校倡导每位教师好读书、读好书,努力打造书香校园,学习型教师。作为中年教师阅读那些纯教育教学典籍,迟缓的大脑似乎已经悦纳不了那些艰涩的文字更多时偏爱散文随笔类书籍,它们成了我闲暇之余最爱翻阅的文本。最近我再次阅读了期初下发的《我在故宫修文物》这本书的后半本,我发现阅读停留的角度不同,感受也会不同。文物修复专家,是给文物治病的医生,是进行手工技艺的匠人。他们以一种“静”、“悟”、“随”的方式,利用一生的时间做着一件事,对文物进行繁复的修补和整饰,这就是这群匠人们的智慧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他们的工匠精神让我深受感动,他们甘于寂寞、精益求精、坚持不懈,他们慢而静的日常生活让浮躁的心静下来,为城市里快节奏的生活点亮一盏灯。
工匠精神在当代社会十分的可贵,更十分的需要。细细想来,教师职业与工匠有几分相似,同样需要甘于清贫日复一日、坚持不懈,同样需要葆有工匠精神对学生、对自己、对工作有耐心,静下心来,慢慢感受,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关心爱护他们,真诚对待他们,耐心对待他们。只要我们始终用爱的阳光和爱的雨露浇灌着每一位学生,那么我们的学生就都会成为参天大树。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还要工匠那样具有严谨的工作态度,在工作过程中认真、仔细,精益求精本学期,远离了行政事务的繁琐,我有大把的时间与学生一起学习生活,倾听他们拔节的声音,这种感觉真的非常好。与学生零距离深接触,让我静心凝神,可以专注地教学,春风化雨地教育学生。学生好比就是我要修复的一件件文物,看着他们一点点成长与进步,看着班风学风一点点扭转过来,大家变得奋发向上,为师此心安宁。 
  总之,《我在故宫修文物》这本书令我感受颇多,文中这群怀有情怀的匠人们,用他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态度教会我如何立身处世,如何教书育人。他们的精雕细琢、兢兢业业和不急不躁都使我体会到了工匠精神的伟大,同时也勉励我如何做一名令学生和家长满意的人民教师。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横山桥镇吴家村2号    邮编:213119    电子邮箱:wjhsqxx@163.com    联系电话:0519-860171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