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孩子的后面》读书心得
人生百年,白驹过隙,每个人总有那么一段时间,总是那么朝气蓬勃又稀里糊涂。而《走在孩子的后面》中的主人公就是那些形形色色的孩子们。他们各有各的特点,但是都通过接受教育有了不同的收获和改变,究竟是什么人、用什么方法能有如此神效,我们慢慢地走进它。
这本书就是一个家教老师的观察笔记,讲述了60多个孩子的真实教育故事。一个个鲜活的故事是那么真实,离我们那么接近。文章里讨论了什么是好的教育,教师和家长应该如何面对这一代的孩子,孩子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内心世界,当前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怎样的,除此之外,还有一系列新颖、有趣的尝试和许多优秀家长的教育良方。它打破了常规,打破了思维定势,以一个走进孩子心灵的角度,去了解、感受孩子的内心世界。
这本书中的很多故事我听起来都非常有感触,也许我们身边也有这样的孩子。其中我认识了周一村一张床、一个男孩、六条狗。这篇文章说的是寂寞的男孩讲狗的故事,因为他需要倾诉,就黏在蔡老师后面,甚至跟进卫生间,不停地说。而蔡老师的倾听,就像巴林学院的小林校长。为什么孩子这么多话不肯说给家长听呢?因为家长根本就没耐心听,认为孩子说的是废话、疯话。中国的孩子幼时最需要倾听的时候,家长不曾舍得时间听,当孩子长大了,家长想要和孩子交流,孩子嫌唠叨,少一种融洽,日久天长,沟通渐渐少了,问题就渐渐多了。还有一个小学五年级的小女孩,因为他不知道吃字的口字旁是在左边还是右边,父亲粗声地训斥,使的她肩膀稍微哆嗦,而此时其他的教育办法已经没有什么作用了,蔡老师通过聊天来减轻女孩心中的紧张感,通过几次聊天真的起到了一定的效果,女孩不再那么紧张了。
六十篇文章记录的是故事,但是流淌的是智慧,真正的教育家就应该如此,在孩子的背后默默地观察,从心而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