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词话,词话人间
最初接触到《人间词话》是在高中时,语文老师引用王国维读书的三重境界:第一重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第二重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重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当时只觉挺有意思,似乎内涵着一些高深的意蕴,可是并没有去细读《人间词话》。
直到今天,掩上这本国学大师的著作,不禁有一种缠绵悱恻与酣畅淋漓之感。这两种矛盾的情绪在胸口交织,我突然明白了何为“境界”。
第一重境界引用的是晏殊的《鹊踏枝》,告诉我们独立思考的重要性。拨开尘世的重重迷雾,看到你真实的内心。简而言之:跳出纷扰,找到目标。
第二重境界用的是柳永的《鹊踏枝》,看似缠绵的情思,放到追寻梦想的过程中仍然适用。看到目标以后苦苦去追求,哪怕付出一切也不后悔,不会因短期的得失斤斤计较,也不会为最终没有得到而悔恨,重要的是享受这个过程。
第三重境界,是辛弃疾的《青玉案》。一种豁然开朗的喜悦之感。虽然在现实生活中,这种境界可遇而不可求,可是换个角度来看,这里最终的得到,或许并不是当初以为的那个目标,而是一种全新的顿悟。
王国维先生认为,“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透过这些词,透过王国维的剖析,我觉得,这何尝不是在说人间呢?诉尽人间的种种情态。他用词句里面的意像、情节,搭起了一个新的台子,来唱自己的戏。借别人的诗词来造境,安放自己对人生的体悟。而我们,作为看戏人,也会产生强烈的共鸣或全新的体悟。
如果有机会,我会再读这本《人间词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