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有感
一直以来总觉得有关教育教学方面的专著高深而枯燥,所以很少能细细地去研读和探究。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接触到了《教育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这本书。我猛然发现,马克斯.范梅南所描述的理论和案例其实离我们很近,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每天每一个平凡的工作日里。
读这本书,有一种与大师对话的感觉,自己的一些困惑也有了答案,发现自己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其实一直都在不自觉地运用教育教学机智。从这本书的第七章内容里,我得到了一些启发。如:
教学机智通过沉默来调和。《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中说:沉默上机智的最有利的调和剂之一。沉默也有许多种,有的是“沉默的谈话”,有的是沉默的力量起了不小的作用。想必年轻的老师或多或少都碰到过这样的情况,在上课铃响起,走到教室门口,学生依然在讲话,依然在打闹,而没有静静地做在座位上,等待老师来上课。但是,如果,你是一个有经验的老师,你可能就站在教室的门口,学生马上安静了;可恰恰我是一名年轻老师。于是,在前几次的时候,由于缺少经验,想啊,铃声想了,我就一定要走进教室,然后要上课了,可学生怎么喊也不安静下来。于是,急了,开始大喊安静,但是效果可想而知。但是,现在,我有了一件法宝——沉默。于是,我有心的进行训练学生。铃声响了,我并没有进教室,而是站在教室的门口,等都安静地坐好了,再走进教室。进了教室以后,也没有马上开始,而是沉默,然后环视教室,用一、两分钟的沉默来压制学生兴奋的神经,从而保证一节课的遵守纪律,而且效果良好。俗话说“沉默是金”,我想“沉默是金”,教师的沉默有时候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处理一些学生问题的时候,也可适当的沉默,不要马上处理。有的学生事后冷静下来,想想可能自己做得不对,可能会来主动承认错误,那么你也许有意外的收获。因此,在必要的时候要学会沉默。
我认为教师的教育机智并非天生的,而是教师在学习教育理论、总结教育经验、努力参加教育实践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教师综合运用各种教育能力达到成熟地步的表现,是教师掌握了高超的教育艺术的表现。同时也是教师观察的敏锐性、思维的灵活性、意志的果断性、教育的技巧性等几方面独特心理特征的结合。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我将不断学习,努力提升自己各方面的水平,为音乐教育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