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朋友的推荐下翻阅了《逃离无尽的青春期》本书由美国临床心理学家、青春期专家约瑟夫P.艾伦博士和克劳迪娅W.艾伦博士凭借自己多年的丰富经验和临床案例共同撰写。青春期孩子的叛逆、脏乱、粗暴、难以沟通和自我中心,让许多父母头疼不已。但父母不知道的是,青春期孩子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们已经迈入了成年的孕育期。这些行为是自主性驱力萌生的自然表现,如果不能给予正确疏导,可能就会事与愿违。青春期孩子迫切需要一个具有足够挑战性的环境,但他们经常:面临巨大的学业压力,缺少为别人做有意义事情的机会,被为了保护青少年安全而制订的大量规矩而约束。我也明显感觉到女儿小学时从不让我操心,乖巧听话。初一也不错,初二开始顶嘴了,初三有逆反表现,感觉说教收效甚微。如若家长还是高高在上,简单粗暴,孩子根本不听,甚至对着干,互相伤害。而这本书给了青春期孩子的父母很多启示:帮助孩子建立与成年人的联系,改善和父母的沟通。引导孩子逐渐走向成熟,从根本上减少叛逆心理和行为。激发孩子的潜能,提高其学业成绩和其他方面的能力。指导孩子参加有意义的活动,感受到自己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周末孩子休息在家完成了学校的作业,周六下午约上同学一起小聚,我没有反对,我只问了她什么时候回家。她也不能确定,其实想多逃离父母的视野。周日,孩子安排了自学后要休息一会儿(打游戏),我也允许,劳逸结合,其实我更喜欢她出去走走。我问了她打多久,半小时?她又加了十分钟。她打得是如此入神,我急在心里,等到时间到了我迫不及待提醒她,她还毫无结束的意思,这下我的小宇宙爆发了,她回房间了,但是还在叽叽歪歪。事后,我也在不断反省自己,还是忍不住。看着外面的学生整天埋头苦做,再看看自己的孩子,有时就把自己的心态打乱了,家长要不断修炼,学着忍耐学着等待。
是的,孩子可以做她自己,按照她自己希望发展的方式选择自己的路,相信她会作出当下她认为最好的选择,我只要安静地陪伴在她身边。心若向阳,无畏悲伤;我若安好,便可给你依靠。所以,我必须要先调整好心态,向着明亮那方,让源相信:坚守到最后,一切皆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