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教育科研>>课题网站>>教师成长平台>>教师随笔>>二年级级部>>文章内容
十一月随笔
发布日期:2018年12月20日     点击次数:     录入者:茅雨     来源:本站原创

 

品德教学应从课堂生活拓展到儿童的学校、家庭和社会生活,最大限度地、立体地整合各种教育资源,使学校、家庭、社会都成为品德教育的场所。《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课程资源不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教材,学生、教师、家长、社会人士等都是本课程的重要资源,此外课程的资源还包括文本资源、音像资源、计算机网络资源等。”也就是说如果能够合理整合各种资源,就可能提高小学品德课的实效性。

1.整合教材资源

在设计《别伤着自己》这一课时,以走迷宫的游戏贯穿整体,带着孩子们们在行走迷宫的过程中遭遇到各种障碍问题时,一起判断,一起学习。并将学习收获用小儿歌积累起来,在学中玩,玩中学,使一年级孩子能始终置身于学习情境中。但是不能就就教材而论教材,教材给出只是一个例子,不可能把生活中常见的都列举出来,只是提示我们应该从哪些方向去思考。例如《别伤着自己》这一课中, 迷宫图中的留白部分就是启发学生去思考还有哪些危险是需要注意的。而在讲解受伤后该怎么办时,也不应仅局限于割伤,应适当拓展不同种类受伤情况,例如烫伤、擦伤等。

2.整合学科资源

在设计《别伤着自己》这一课时,考虑到一年级的学生还是以形象思维为主,文字理解能力较弱。因此创设特定的情境,以具体的图像、视频资料呈现,更利于学生接受。另外,采取类似直播的方式,现场播放学生包扎创可贴的过程,吸引了学生的注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整合家庭资源

在设计《别伤着自己》导入部分时,采用的是学生在家生活的小视频。当学生看到和自己一般大的孩子,容易产生共鸣,并调动以往的生活经验。

4.整合社会资源

现实生活中,小孩子受伤的情况比比皆是。考虑可以选取典型事例进行补充,具像危险,加深学生对危险的理解,提高躲避危险、注意安全的意识。

在今后的品德课教学中,应该要尊重教材,但不能完全依赖教材,而应站在教材之上。科学地选择和整合资源,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行动,实现品德课的价值。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横山桥镇吴家村2号    邮编:213119    电子邮箱:wjhsqxx@163.com    联系电话:0519-860171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